第A02版:要闻

许昌:15分钟“圈”出美好生活

□ 新华社记者 史林静 汪亚

编者按:6月11日,中宣部举行“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启动“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多家中央级媒体记者在许昌分会场参加启动仪式,并对我市进行了集中采访,采写的这批稿件近日将陆续刊播在多家央媒。本报今日起陆续转载,向全市读者展示央媒记者眼中的许昌形象,敬请关注。

在你的城市,15分钟能做什么?

河南许昌给出这样一份答案:从市区任何一个居民小区出来,步行不出15分钟,几乎都能找到一处健身休闲的游园或绿地、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便民书屋、一个便利店……

盛夏的傍晚,一座玻璃房外阳光依旧明亮,房内凉气习习。30岁的许昌市民林娇合上书装进背包,决定回家吃过晚饭再回来。步行10分钟,正好可以路过中央公园并去活动一下筋骨。

这座50平方米的玻璃房位于许昌市科技广场,是许昌市的“网红建筑”,也是许昌市32座智慧阅读空间中的一座。里面配备各类图书4000多册,配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等设备,还有医药箱、手机充电站、免费无线网络等便民设施。

“这里24小时开放,可以跟市图书馆通借通还,很方便,又在家门口,走两步就到了。”7月份的教师招考日益临近,最近林娇一有时间就泡在这里。

自2017年起,许昌市先后在市区的广场、游园、学校、社区等人流密集、交通便利处建设智慧阅读空间。2019年,许昌市的智慧阅读空间共接待读者112万余人次,图书借还总量为35万余册次。

如今,一座座分布在城市各处不打烊的玻璃房,不仅点亮城市阅读之光,而且照着当地居民的幸福生活。“一个美好的城市、一种美好的生活一定是充满书香的。”林娇说。

和阅读一样让林娇感到便利的还有休闲健身。许昌市提升改造了120多个公园、游园和广场,见缝插针地新建了400多处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场所,打造出“15分钟健身圈”,充分满足当地群众休闲健身的需求。

如今的许昌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从市区任何一个小区出来,步行不出15分钟,准能找到一个健身场地,无论跑步、跳舞还是打球都有适合的空间。”林娇说,这些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不仅如此,近年来,许昌市连续打造5个15分钟便民服务圈,包括生鲜便利圈、养老服务圈、休闲健身圈、医疗卫生圈、智慧阅读圈等。一个个民生圈,不仅“圈”出了生活的便利,而且“圈”出了百姓的幸福感。

“这可不是吹牛,在我们许昌,买菜、看病、运动、学习,在家门口都能解决。”家住许昌市魏都区许继社区的张巧云老人是个大嗓门儿。

张巧云老人所在的小区附近有阳光书屋、诚信漂流屋、电子图书阅览室,提供阅读空间;便民服务大厅可以办理、咨询六大类40余项便民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让居民享受到“首诊在社区、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生鲜便利店不仅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还为居民提供接收快递、送货上门、缴纳水电费等12项免费服务。

一系列民生服务不断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看着都是百姓小事,抓好了就是民生大事,能切实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许继社区党总支书记范学政说。

越来越舒心的生活环境给了城市居民更多的生活选择。如今,68岁的张巧云已经成为社区闻名的“舞蹈担当”。

“现在,我没事就到老年活动中心,跳跳舞,打打牌。这样的日子,还想啥?”张巧云拿起一把红色的扇子,一边说一边加快脚步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走去,队友正等着她排练一支新舞蹈。

(新华社郑州7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