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河南许昌:智慧“管家”便利群众生活

□ 经济日报记者 姚进 李予阳

如果城市某个路段的护栏损坏,多久才能修好?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在河南省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看到,从发现问题到上报、转交、处置、核验,原本可能需要数日才能完成的工作,在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转督办下仅用时39分钟。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运转,需有强大的信息采集能力作支撑。在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指挥大厅,工作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综合业务受理系统。200多名采集员不间断地传回巡逻信息,多渠道、多平台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统一在这里集纳、汇总、立案,保证了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我们突出抓好关系群众出行和生活便利的问题采集。”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主任王磊介绍,信息采集的触角不仅要深入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绿化带、桥梁涵洞、市场等城市的各个角落,还要抓取城市建筑立面乱扯乱挂、楼顶私搭乱建、空中线缆脱落等问题。该系统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管家”。

“许昌市是河南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示范城市’,189平方公里城区被划分为1605个单元网格,20多万个公共设施全部拥有‘电子身份证’,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全面受理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房屋土地、突发事件等83类城市管理部件问题和74类事件问题。”王磊表示,该系统通过采集员上报、12319热线投诉等渠道收集城市管理问题,先后创新开发了私搭乱建管理、实景三维影像等30个管理子系统,形成了具有许昌特色的“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年均受理各类问题40余万件,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城市的管理水平还体现在政务服务方面。许昌市民之家设有136个服务窗口,按照“应进必进”的要求,市直39个部门和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涉及民生服务的单位进驻大厅,办理全市1100个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许昌市民之家企业开办专区负责人胡瑜玲告诉记者,许昌市民之家开辟了企业开办专区,整合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等部门窗口,使企业开办由原来的30多天缩短为1天,最快只需7个小时。

社区管理优化则让老百姓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走进许昌市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许继社区,击球声、奏乐声不绝于耳。“不出社区就能买到新鲜蔬菜,有个头疼脑热也不用去大医院排队。”据该社区党总支书记范学政介绍,近年来,许继社区建起了集社区卫生服务站、儿童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室等于一体的365民生服务中心,极大地便利了群众。

为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许昌市还大力“见缝插绿”。“以前绿地很少,现在市中心就有公园,锻炼、休闲都很方便。”市民史阳告诉记者。目前,许昌绿化覆盖率达41.28%,市区水环境、大气环境等指标居河南省前列,并荣获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

(原载于《经济日报》7月8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