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许昌鄢陵:花红树绿奔小康

央视网消息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美称。近年来,鄢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自身特色相结合,推动花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让传统产业更上一层楼,还让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在红花绿树中“绽放”。

因为处在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鄢陵县是“南树北移、北树南迁”的理想驯化基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之一。依靠种树栽花,上一代鄢陵人不仅摆脱了贫困,还出了不少“万元户”。

2013年,吴小盈夫妇接手了父亲的苗圃,盼着也能靠“摇钱树”让好日子再上一层楼。没想到的是,市场的变化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仅要绿化,而且要美化——客户对树形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吴小盈在自家20多亩地里转了好几圈儿,愣是找不出几棵像样的树。

父亲辛勤种下的“摇钱树”一下子成了烧火柴,让吴小盈心急如焚。而这也是鄢陵县多年的困扰。老一辈的“致富经”不够用了,一直粗放发展的花木产业举步维艰,下一步究竟要怎么走?

鄢陵县大力推行科学、规范种植,制定了12项产品标准和16项生产技术规程,先后和3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扶持花农引进名优品种,提升花木品质。

在政策助力下,吴小盈开始大刀阔斧改造苗圃:蜡梅、三角枫这些价值更高的品种替代了原来的柳树、法桐,曾经杂乱无章的林子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园子。

短短几年时间,吴小盈的种植规模从20多亩扩大到100亩。

如今,鄢陵花木栽培面积已达到70万亩,从事花木生产、销售、研发的人员达25万人,花木核心区花农年人均纯收入接近34000元。

吴小盈说,树要变,人的观念也要变。这几年,她自考了许昌市一所大专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报了景观设计师学习班。今年,她又报了会计师考试。

(央视《新闻联播》7月8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