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任萌)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降11.6%,市场份额仅为33.5%。这是2009年中汽协开始发布此项数据以来的历史最差成绩。2020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285.4万辆,同比下降29%,市场份额下降至36.3%。
尽管自主品牌整体市场份额再度下滑,但一些自主品牌在今年上半年展示了自身的强大实力。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排名前三位——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分别实现批发销量53.0万辆、39.6万辆和29.9万辆。
此外,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在SUV市场中也大显身手,旗下哈弗H6、长安CS75、吉利博越包揽SUV市场上半年销量前三名。
记者走访市区哈弗、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4S店,发现上述品牌4S店尽管在今年上半年整体销量有所下滑,但每月的销量比较稳定。“这几个月,我们店的长安CS75 PULS卖得很好,上半年整体销量较去年下滑得不多。”长安汽车许昌恒业4S店总经理陈明明告诉记者。
自主品牌阵地缩水的背后,是新一轮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整体向好的情况下,销量靠后的自主品牌生存情况更加艰难。市区一些自主品牌4S店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
随着马太效应加剧,一些自主品牌可能很难再恢复回来,但自主品牌的头部企业在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