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车周刊

自主品牌应多一些自信

□侯力强

欧拉“白猫”的推出,使笔者想起比亚迪王朝系列汉字车标的使用。可以说,有实力的自主品牌已经越过了外观及命名的模仿阶段,打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营销牌。坚持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提升了这些品牌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曾几何时,在车型命名上,不少自主品牌一味向合资品牌靠拢。比如X5、730等,都是有些自主品牌爱用的车型名称。我们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不禁要问:为什么一定要和那些“名车”套近乎呢?

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造好中国汽车,是自主品牌需要做的工作。吉利帝豪、博越等名称很接地气,朗朗上口又形成了家族特征;比亚迪车内的功能按键都做了汉化,小篆书法刻在了LOGO上。中国的文化优势,是握在自主品牌手里的一张好牌,只要打得到位,脱颖而出不是问题。

有些人对比亚迪的中文按键提出质疑,觉得他们在汽车上的一些中文翻译并不是那么合理,一些字体的设计甚至让这辆车的颜值下降。对于这种看法,比亚迪的总裁王传福自信地说,他非常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不会对这一设计进行修改,会坚持到底。

笔者认为,比亚迪的中文按键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恰恰是好事。很多车主看不懂英文,所以在开车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些错误,甚至发生危险情况。比亚迪的这种做法减少了这种现象的发生,让国内消费者在开车的时候拥有更好的驾驶体验。

哈弗“大狗”、欧拉“白猫”,打破了以前用英文和数字命名的方式,展现了汉字的魅力,非常形象,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

笔者希望更多的自主品牌多一些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造出更多充满中国风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