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咱爸咱妈

娃娃放假了,老人背上“甜蜜的负担”

□ 记者 张汉杰

暑假到来,孩子们放假了,家长仍要上班,带娃的重任就落到了老人的身上。他们要送孩子去游泳班、绘画班、舞蹈班等各种培训班,要陪着孩子逛游乐场,每天还要变着花样为孩子做好吃的。有老人自嘲,说背上了“甜蜜的负担”。

暑假,老人成了“全职保姆”

老杨今年67岁,家住市区五一路鸿业花园小区,退休后大部分时间在家,平时孙子上幼儿园,他没事就和老同事喝喝茶、搓搓麻将,或者在家看看电视,中午睡个午觉,生活十分自在。

不过,随着暑假到来,老杨惬意的日子被打乱了。

老杨说,他的女儿刚生了二胎,暑假照顾外孙女的任务就交给了他和老伴儿。“孙子4岁半,外孙女6岁半,这两个孩子暑假都由我和老伴儿带。”

每天早上,老杨要去菜市场买菜。为了让孩子们吃得有营养,他三餐要变着法子为孩子们做好吃的。老伴儿则负责叫两个孩子起床、洗漱、吃饭。每天傍晚,老杨都会带着两个孩子去学游泳。此外,孙子每周要上两次跆拳道课,外孙女每周要上两次舞蹈课、两次钢琴课。孩子的接送都由老杨和其老伴儿负责。有时候,他们还要带孩子们逛公园、逛游乐场、逛超市……“我们在家看电视是不可能的。一打开电视,孩子就抢着看动画片。孩子不爱午睡,得有一个人照看他们。”老杨说,更别提跟老同事喝茶、搓麻将了,根本没有自己的闲暇时间。

老杨说,和孙子、外孙女在一起的时光很开心,但也确实累。最近,他和老伴儿都瘦了,已经快累瘫了。“这才刚刚开始,我就盼着暑假能快点儿结束,孩子送走了,我们就能恢复正常生活了。”

让老人带孩子实属无奈

徐敏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今年放暑假后,她将父母从乡下接来照料孩子。“母亲带孩子确实让我和妻子省了不少心,让我们更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我母亲年纪也大了,我们觉得孩子陪她说说话挺好的。但是,小男孩儿确实调皮,着实让老人耗费了太多精力。”家住市区工农路的徐敏告诉记者。

今年37岁的吴鹏飞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也是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妻子平常同他一起工作。这个暑假,他把大儿子送回了襄城县老家,小儿子才1岁,只能留在身边。“七八月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两个孩子肯定顾不过来。去年,我给孩子报了两个培训班,本想解决照看孩子的问题,但是我和妻子经常不能按时接送孩子,今年只好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那儿。”吴鹏飞说,虽然老家的吃住条件不如市区,但有父母照看孩子,自己也安心一些。

采访中,“没有办法带孩子”是大多数年轻父母的心声,让老人带孩子,他们也是出于无奈。

换位思考,多体谅老人

许昌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牛敏表示,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大,暑期把孩子托付给老人这种现象很普遍。但年轻人要明白,这并不意味着带孩子是老人应该做的。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年轻人应该给予父母更多体谅。“老人带孩子肯定是有好处的。比如,老人通过跟孩子相处,拉近了祖辈和孙辈的距离。孩子在暑假期间跟老人在一起,可以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是,老人有自己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暑假带孩子肯定会给老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一些影响。所以,家长切不可在此时做‘甩手掌柜’,将孩子交给老人后不管不问,一味把责任和压力都推到老人身上,甚至布置任务、提要求,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牛敏表示,照顾孩子是父母不容推卸的责任,老人只是从中协助。条件允许的话,孩子还是要自己带,如果实在脱不开身,也要充分考虑老人的意愿和能力。此外,即使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父母也应在空闲时间给老人多打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避免给老人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