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咱爸咱妈

湿气重的人有这些表现

“加长版”伏天开启,高温和湿气双重夹击,连呼吸之间都带着湿答答的黏意。

高湿度环境不仅会使空气含氧量低,让人胸闷气短、喘不上气,湿气还会悄悄钻入身体,引起种种不适。

传统医学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除了环境中的“湿”,生活中一些坏习惯也会招来湿气。

湿气入侵,“内外”夹击

“湿”是中医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中的一种,最为难缠。湿气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与别的病邪一起“作案”:遇寒成寒湿,让人冷得透心彻骨;遇热为湿热,闷得透不过气、出不了汗。

湿气分外湿和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胃虚弱、水湿停聚所致。

湿气重的表现

中医讲“湿重如裹”,身体湿气重,感觉像是穿着件半干的衣服一样别扭。湿气所到之处,会有不同的身体表现。

在体表,可以出现周身沉困、四肢酸懒沉重等;进一步侵入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便;侵犯头部,可出现头重如裹;停滞于胸腹部,表现为胸闷胃胀、小便短涩等;湿性往下走,可出现下肢水肿、腹泻等症状。

如何知道自己体内有没有湿气?可从以下3个方面辅助判断。

1.起床时的状态。早晨起床时候身体困重,感觉头有东西裹着,或觉得身上有东西包着,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小腿发酸、发沉,也是体内有湿气的典型特征。

2.大便。什么样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褐色,圆柱体;香蕉形,很通畅。大便正常,一两张手纸就可擦干净,但体内有湿的人,要四五张手纸才能擦净。

3.舌苔。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薄白的舌苔。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说明体内可能有寒湿;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说明体内有湿热。

夏季如何祛湿

夏季虽然“湿”,但人体气血及阳气相对较为旺盛,可借身体内的“旺火”赶走湿邪,因此夏季也是祛湿的最佳时间。

1.洗澡洗头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头发还湿着时不要直接入睡。

2.别为了贪凉一次性吃太多生冷食物,减少暴饮暴食的机会,远离太过油腻的食物。少喝或不喝酒,尽量不要酗酒或一次喝得太多酒。

3.坚持运动可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湿气排出。建议大家平时动起来,推荐跑步、健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适当排汗可加速机体“排湿”。

4.长期坐着不动,机体代谢就会变慢,运化能力随之受到影响,容易招来湿气,因此要改掉久坐的习惯。

5.下雨天减少外出,不慎淋雨要及时更换衣物。

(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