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7月16日是入伏第一天。俗语说:“热在三伏,养生也在三伏。”中医专家提醒,三伏养生须重视清热解暑,注意午休,适量运动,多补水。
清热解暑是重中之重
三伏处在小暑和立秋之间,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中医专家李梦阳认为,三伏养生的重点在于清热解暑。
随着气温不断攀高,暑气逼人,人稍劳作或运动,就会大量出汗,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另外,三伏是一年中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旺盛的阳气除了容易给人带来不适之外,还会导致火气上升,出现心情焦躁、行为冲动、失眠等症状。因此,清热解暑便成为三伏养生的重中之重。
西瓜是夏季很好的解暑良品,但也有禁忌。西瓜是生冷之品,较为寒凉。体质虚弱者、月经过多者、年老体迈者及慢性胃炎患者,不宜多食。同时,西瓜含有较多糖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午休很重要
“夏天人们最好晚上10时左右睡觉,早上7时左右起床,然后适当地做些运动,以适应三伏阳气旺盛的趋势。”李梦阳说,下午1时到3时的气温最高,此时应注意午休。
午睡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以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为宜。时间过长,人会觉得没有精神。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从冰箱内拿出的食品别急着吃
由于天热,很多人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等。有些人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吃后易剧烈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症状。
李梦阳指出,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至8℃。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最好将其在常温下放置20分钟后再食用。
多喝粥,是三伏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热解暑,又能补养身体。为补充充足的维生素,人们需多吃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甜瓜、桃等新鲜果蔬。此外,适量补充蛋白质也很有必要,鱼、蛋、奶、瘦肉等都是优质蛋白。
运动时补水很关键
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指在大寒大暑天锻炼身体,可提高人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李梦阳提示,高温天气,适量运动有助于调节湿热,加快新陈代谢,但要控制“度”。早晨和晚上七八时很适合做户外运动,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而且,运动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