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峰塔

英雄母亲彭翠莲

□ 赵俊娟

红色7月,我们常常被一些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

彭翠莲,襄城县十里铺镇十里铺社区的一名农民党员。1934年,她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10岁到老余家当了童养媳,小小年纪撑起一个家。新中国成立后,她常给孩子们说:“共产党是娘的大恩人,是咱家的大恩人,咱要永远跟党走!”

1982年5月14日上午,她收到儿子部队的急电:“余石旗病重,速来。”彭翠莲如风似火地赶到大儿子余石旗所在的解放军某部。在医院,部队领导告诉她:5月13日下午,余士旗在国防施工中,为抢救3名战友英勇牺牲。噩耗如五雷轰顶,彭翠莲五内俱焚。她看到被塌方巨石压得面目全非的余石旗时,连声说道:“啊!是俺儿子!这是俺的儿子……”在场的部队首长、战士们早已声泪倶下,但彭翠莲没哭一声,只是深深地为儿子鞠上一躬。然而,战士们发现她的嘴唇上咬出了一道深深的牙印。

被救的指导员罗汇阳见了彭翠莲像小孩子一样哇哇直哭,彭翠莲拉住他的手慈母般地安慰他,叫他振作精神,勇挑重担,把施工搞上去。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彭翠莲回到家乡,一晃就是两年。两年中,她家相继发生了一连串不幸。余石旗牺牲后,彭翠莲的丈夫余林忠悲痛交加,瘫痪后几次病危,治病花去了近千元。当时,在一个县也没有几个万元户的农村,病人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像大山压在了彭翠莲的肩上。

彭翠莲的女儿余花琴和女婿杨午银为了宽慰娘,帮娘渡过难关,从北汝河南岸的杨湾村搬过来和娘一起过。就在彭翠莲一家刚刚喘过气来的时候,女婿杨午银在北汝河中为抢救三名落水少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女儿花琴抱着刚满月的女儿悲痛欲绝。她每天跑到北汝河岸边,撕心裂肺地呼唤:“午银,午银,回来吧!”彭翠莲怕女儿想不开,看她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刚满月不久的小外孙女断奶了,三天两头闹病……

彭翠莲消痩了,累病了。乡亲们纷纷劝她:“你儿子、女婿都是英雄。你只要开个囗,啥照顾没有?你这样硬挺,就是个铁人也受不了啊!”她却说:“俺儿子、女婿都是国家的人,为国牺牲是应该的。俺可不能拿着烈士家属的牌牌向政府要这要那。那样做也不合烈士的心愿。”

当地政府给她送来了救济款、米、面、油,她硬是让救济别人;镇政府和村干部要派人来帮她家种责任田,她婉言谢绝,并且说:“责任田是党和政府让俺尽的责任,俺是党员,不能推给别人。”就这样,彭翠莲和小儿子余石磙挑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娘俩早起晚睡,精心耕种着责任田。她含莘茹苦,抚养着外孙女,照料着瘫痪的老伴儿和精神失常的女儿。

2019年12月,彭翠莲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彭翠莲去逝的消息不胫而走,数百名村民自发为彭翠莲送行,十里铺社区党支部为彭翠莲召开了追悼会。

彭翠莲临终时这样告诉家人:“我去世后,不要给政府添麻烦,不要抚恤金,不要丧葬费,只要一面党旗。”当乡亲们和这位覆盖党旗的英雄的母亲遗体吿别时,一个个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