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峰塔

慷慨当歌,求贤若渴

□ 李静

《三国演义》中,赤壁大战前夕,曹操横槊赋诗,写下了他有名的代表作《短歌行》。

此诗一直被后人广为传诵,魏源评价此诗“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是具有风云气象在里边的。曹操在他的一篇文章《述志令》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不是自夸,而是事实。曹操不仅维持了汉献帝的朝廷,而且消灭了各地想割据称王的军政势力,如袁绍、刘表等。曹操把他英雄的志意、诗人的才情都集中表现在他的诗里。这首《短歌行》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全诗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抒写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一节中有两处都提到了“酒”,酒在魏晋时期,多受到魏晋诗人的喜好。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伤,感慨时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本诗中,第一句话就用酒来作开头引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改变乱世局面,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第二节情味更加缠绵深长。“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的。

第三节是对以上数句的强调和照应。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8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8句。表面看来,意思是与前16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韵,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

第四节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人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点明了全诗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