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许昌

让孩子远离“夏季病”家长把好“健康关”

■记者 刘地委

暑期,儿童除了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之外,也容易被常见的夏季病“缠上”。该如何预防“夏季病”?8月3日,记者采访了许昌市中心医院儿科专家张世昌。

肠道疾病高发,小心“病从口入”

夏季,幼儿易患急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等肠道疾病。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张世昌提醒,家长应避免孩子暴饮暴食,让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尽量少吃冷饮和街头小吃等。孩子患了肠道疾病,除应按医生要求治疗外,家庭护理也很重要。腹泻的孩子,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屁股,饮食上以米汤、去油肉汤、去脂的牛奶及酸奶、稀饭、软面汤等为主,做到少食多餐。

防感冒,少去密闭公共场所

连日高温,医院儿童门诊量增多,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者为主。张世昌提醒家长,家中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调得过低,26℃左右即可;尽量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空调房间内,开空调时最好让一个门窗打开以保持空气流通;每天最好保证一到两小时的室外运动时间。家长应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多、空气不好的公共场所。此外,应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防皮肤病,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夏季,由于儿童的皮肤细嫩,易受病毒、细菌的侵袭,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发炎、生痱子。痱子多见于孩子们的头、面、颈、前胸及臀部,发病时有瘙痒感及轻微的烧灼感,容易形成囊肿和毛囊炎。抓破后,又很容易成为脓疱疮。

预防痱子和脓疱疮的主要措施是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已有痱子的孩子,尽量不要挠抓,可用温水洗浴或搽止痒剂。要让孩子多喝水,多喝些绿豆汤、冬瓜汤、西瓜汁等,祛暑、除湿、解毒。

患了脓疱疮的孩子,要勤洗澡、勤剪指甲,脓疱疮处涂紫药水、金霉素、新霉素等软膏,忌滥用“肤轻松”等激素类软膏。

防中暑,室外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夏季气温高,儿童在室外活动时间过长极易中暑。孩子大量出汗、头昏、眼花、耳鸣、胸闷、心慌、乏力、体温略升高时,是中暑先兆。

预防孩子中暑,居室要注意开窗通风,用电风扇或空调降低室温。给孩子穿宽松透气的服装,勤洗澡、勤换衣、勤喝水。户外活动时,避开强烈阳光,正午前后两小时不要外出。外出时,戴遮阳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