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周亚飞 文/图
农业种植起家,然后转向乡村旅游,到如今形成了以特色农业、民宿体验、研学旅行为主,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大旅游”……许昌锦龙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蹚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特色之路。
河南禹州华夏植物群地质公园是一座以华夏植物群化石景观和典型含煤地层剖面为主,以钧瓷文化产业链为辅,集美学价值与科学价值于一身的综合性地质公园。许昌锦龙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就位于河南禹州华夏植物群地质公园内以磨街乡大涧村牛头山为核心的区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涧人,许昌锦龙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卫敏锐地看到了在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
“特色农业、民宿体验、研学旅行是我们开发乡村旅游的基础。以特色农业为例,公司现种植优质核桃1600亩,销往河南及周边省市,因物美质优,年年供不应求。‘锦龙核桃’已成为地域性品牌。种植无花果500余亩。该无花果林区成为河南区域内最大的无花果种植基地,在河南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另外,公司还种植香杏200亩、香梨150亩。”杨卫告诉记者,以特色农业为基础,该公司近年来开发出了核桃油、山葡萄酒、野桑葚酒、酸枣面、山菊花等原生态旅游产品。
近年来,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许昌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许昌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方案》,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指导方向,恰与杨卫的想法不谋而合。“未来,依托生态、交通、自然景观等优势,我们将进一步开发生态观光、干果采摘等旅游项目,打造出一个乡村田园综合体。”
此外,依托河南禹州华夏植物群地质公园等优势资源,杨卫发力研学旅行。2019年年初,该公司与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签订协议,合作建立研学游基地。2019年9月22日,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的40名大学生来到牛头山上开展研学游活动。大学生在牛头山上写生,并在附近的村庄绘制文化墙,参与、支持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乡村旅游趋向内涵丰富化、形式多元化,在满足人们旅游休闲需求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时代使命——快速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我一直做农业,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割舍不下的情怀。因此,尽自己所能支持乡村振兴,我责无旁贷。”杨卫介绍,他的企业在种植、订单农业等业务上,用工量最大时能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还直接安排了村里的几十名贫困户、五保户,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多年的努力被广泛认可,如今,许昌锦龙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旅游局扶贫示范户、河南省旅游局四星级旅游经营单位、许昌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许昌市妇联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农广校田间学校、禹州市三星级农家乐。
荣誉加身,在杨卫看来,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通过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点带面延长产业链,使政府、企业、农民多方受益,助推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