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摄友

蝉的蜕变

破壳 晨报摄友 刘喜芳 摄

蜕变 晨报摄友 信香兰 摄

成虫 晨报摄友 杜超英 摄

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这个象征意义来自它的生命周期:它最初是幼虫,后来成为地上的蝉蛹,最后变成飞虫。蝉的幼虫形象始见于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铜器上。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总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由于人们认为蝉以露水为生,因此它又是纯洁的象征。

“360百科”是这样解释蝉的蜕变的: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或许更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它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然后在某一天它破土而出,凭着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树爬上去。蜕壳时,它一般会选择黑夜、阴雨天,因为蜕壳需要潮湿的地方,不然会缺水而死。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如果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干扰,这只蝉将会残废,也许根本无法飞行。

今天,我们在摄友的镜头下观察一下蝉的蜕变过程吧!

(李翊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