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许昌

常用鼠标警惕“鼠标手”

本报讯 (记者 高峡)“谢谢你们治好了我的病,现在我的肌肉恢复饱满了……”8月12日,市民王先生向许昌市立医院的医护人员真诚地表达谢意。

据了解,34岁的王先生右手麻木长达3年,导致右手无力、肌肉萎缩。半年前,他到许昌市立医院神经功能检查科就诊。王先生说,他曾经按颈椎病治疗过好久,一直没有效果。该院神经功能科医师陈喜平经过询问,发现王先生长期玩电脑。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王先生患了双侧腕管综合征,右侧重度,左侧轻度。她给王先生实施了局麻手术。后期随访发现,王先生的麻木症状缓解。经过3个月的调养,王先生萎缩的肌肉慢慢恢复饱满。

陈喜平说,王先生患的是腕管综合征,又称腕管狭窄症,是腕部正中神经被卡压引起的。腕部外伤、骨折、脱位、扭伤或劳损等引起腕横韧带增厚,管内肌腱肿胀,瘀血机化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导致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无力。该病由于长期腕部受力,比如做针线活儿、握方向盘、使用鼠标引起,因此俗称“鼠标手”。

如今,“鼠标手”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且难以避免的现代文明病。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3倍,30至60岁这个年龄段的患者最多。在我国,被腕管综合征盯上的大多为家庭主妇,因为她们通常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长期且过度使用手腕。

该病表现为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或刺痛。疼痛在夜间加剧,温度高时加重,活动或甩手后可减轻。天冷时患指发凉、发绀,手指活动不灵敏,拇指外展肌力差。病情严重者侧大鱼际肌肉萎缩、皮肤发亮、指甲增厚,甚至出现指溃疡等症状。

专家提醒,腕管综合征可通过肌电图进行明确诊断,早期轻度患者可进行保守治疗(支具固定及使用激素)。重度患者可做手术治疗。专家提醒,使用鼠标时前臂和肘部应尽量贴近身体,尽可能放松,避免让手臂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