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文/图
当疫情的号角吹响,她从千里之外返程,只为与病毒直接较量。她就是许昌市疾控中心检测检验中心副主任夏晖。
2019年9月,夏晖的女儿如愿考上大学。其女儿上大学后的唯一愿望就是在第一个假期全家出去旅游,夏晖因此在春节前早早请了公休假。1月22日,刚到四川,一直关注疫情的她意识到形势发生了变化,便购买了最早的返程车票,并在返程途中撰写了新冠病毒风险评估报告。1月23日18时到达许昌后,夏晖没有回家而是直奔单位,接替同事进行核酸检测直至凌晨。
核酸检测,是确诊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关键环节。许昌市疾控中心承担着全市的核酸检测任务。为了做到随到随检,“第一时间”出具检测报告,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她和同事每天满负荷运转,加班加点工作。
因为跟病毒可能只有不到1米,夏晖和同事进入实验区做核酸检测,要穿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N95口罩,不断地对样品进行裂解、提取核酸、核酸扩增等。每进去一次,完成一批实验,需要4至5个小时。他们每天要连续为3至4批样本做核酸检测,最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做6批。
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时期,她晚上12时前几乎没有回过家,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这样的日子她坚持了16天。防护服里面的短袖被汗水浸透,护目镜在她脸上留下深深的压痕、长期不透气造成她的皮肤过敏,但她从未想过退缩。因为她知道,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对样本进行筛查,才能为救治患者赢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