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
秋高气爽,正是登山的好时节。爬山,可以提高心肺功能。然而,骨科专家提醒,爬山前一定要热身,充分打开关节,舒展身体,让人体迅速进入“运动模式”。
许昌市中心医院骨科专家张建军介绍,爬山与爬楼一样属于负重运动。人们常常到达山下后就开始上山,忽略了热身。这样做对关节和肌肉不利,尤其是乘车到山下的人,没有充分活动,如果立即爬山,很容易对关节、肌肉、韧带造成损伤。爬山前可以做腿部拉伸、搓揉膝盖下缘等。这样可增强肌肉弹性,促进关节囊分泌更多滑液,充分拉伸肌腱和韧带,使关节灵活性和动作幅度增加。
爬山次数不宜过于频繁,最好选择平缓的坡度,并且多用登山杖。下山时,如果有缆车最好坐缆车。不要过于疲劳,因为肌肉越疲倦,半月板承受的冲击力越大,会伤害股骨头。
爬山是一项耗氧量很大的运动,并非人人适合。张建军提醒,有心肌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和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体质不好的老年人不适合爬山。另外,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率为80%至90%。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养关节,尤其是关节的软骨,因为软骨磨损后无法再生。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剧烈运动,最好进行对膝关节没有损伤的轻缓运动,比如慢跑、散步、抬腿、游泳等,少进行爬山、爬楼梯、连续蹲下站起等运动,防止膝关节半月板受损。另外,保持理想体重以减轻膝盖的负担;注意膝盖保暖;少搬重物,少穿高跟鞋;运动时,选择一双避震力强的鞋也是保护膝关节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上下楼梯来评估膝关节的健康状况,决定是否爬山,是否需要看医生。比如,下楼时膝关节疼,是黄色预警;进一步发展,出现上楼时疼,是橙色预警;当走平路和晚上睡觉时也感觉腿疼,说明膝关节问题比较严重,是红色警报。当感觉下楼梯膝盖疼时,应到正规医院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延缓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