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峡) “为什么突然患了红眼病?昨天还好好的!”8月26日,在许昌市中医院眼科门诊,一名红眼病患者给医生表达自己的困惑。专家提醒市民,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许多病会悄无声息地“入侵”,必须注意预防。
红眼病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秋天是红眼病的高发期,要特别引起重视。
许昌市中医院养生堂专家徐征华说,红眼病在医学上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5天,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并伴有流泪、眼痛等症状。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
徐征华特别提醒,市民应养成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公共场所应加强管理、消毒和宣传,一旦发现有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除了预防红眼病外,秋天还要预防蚊虫叮咬。“秋天的蚊子猛于虎。”与炎热的夏天相比,秋天,蚊子的攻击性更强。
徐征华说,入秋后,气温一般维持在28℃—30℃,比较适宜蚊子活动。特别是阴雨天气,蚊子会更加活跃,应特别注意预防蚊虫叮咬。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人会出现持续性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筋等症状。因此,秋天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徐征华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持续性高热、头痛、呕吐、抽筋等症状,应及早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救治良机。
秋天昼夜温差较大,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徐征华说,流感是极具传染性的疾病,儿童、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