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要闻

吴珠田:朝鲜西海岸吓跑美军军舰

记者 黄增瑞 文/图

吴珠田 1935年出生,济南市人。1955年入伍,炮兵。1956年入朝,1958年回国,1967年入党。

有些人以为,在1953年7月27日于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后,中美两军好像就没有仗打了。实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李承晚的伪军,并没有死心,还时不时搞破坏,对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进行打击。

今年85岁的吴珠田住在文峰南路祥和社区,他的祖籍在山东济南。吴珠田于1955年年底入伍,所在部队是54军135师404团。

“参军时,我非常自豪。因为我要报效祖国,家里人也都支持。”9月8日,提起当年参军的事情,老人满脸皱纹笑开了花,充满骄傲,让人一点儿也看不出他已经85岁高龄。吴珠田是炮兵,和战友们坐着闷罐车,经过几天几夜后,到达朝鲜平壤市江南古邑里。

1956年年初,吴珠田随部队进至平壤后,接替其他部队防务,担负西海岸抗敌登陆及平壤地区反空降作战任务,防止美军等撕毁停战协定重新挑起战争。

他们另外的任务就是帮助朝鲜人民军援建营房,建房子的主要材料钢筋、木材、红瓦等都是从国内运过去的,而使用的石头、红砖都是就地取材。

农忙时,他们还为朝鲜的群众收稻子等农作物。所以,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特别亲切。

1957年冬,他们得到情报,在朝鲜的西海岸,有一艘美军的小型军舰准备登陆后反击志愿军。“我们立即安排炮兵一个营和步兵一个营的兵力,在海岸线筑工事、挖壕沟,埋伏在岸边。”吴珠田说,作为炮兵,他们还准备了迫击炮迎敌。

第二天凌晨,他们发现在千米之外,美海军一艘小型军舰驶来。靠岸后,穿着白色军装的美军要登陆,埋伏在岸边的战士们立即鸣枪。美军看势头不对,立即跑上军舰,掉头逃窜。

“我们另外的任务就是在岸上防止特务和间谍搞暗杀或绑架人质。”吴珠田说,因为这种事经常发生。有的特务被飞机空降下来,战士们有时一晚上就抓住几个穿便衣的特务。随后,他们把人移交给朝鲜人民军进行处理。

1958年8月,部队从朝鲜撤军回国时,朝鲜人民都流着眼泪热情欢送,人山人海,给志愿军战士送来苹果、鸡蛋等好吃的和当地群众做的“船头鞋”,场面非常感人。

部队有严格的规定,因为朝鲜人民生活艰难,没吃没喝,对于群众送来的礼品,战士们一律按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予接收。当年,朝鲜人民欢送志愿军的情景让吴珠田至今难忘。

从朝鲜回国后,吴珠田所在部队的驻地在重庆市的壁山;直到1959年退伍,他被安排到湖南省核工业部下属一个单位。1989年,吴珠田从驻马店市遂平县的一个铀矿调到许昌核工业部七八一矿,直到退休。

吴珠田和老家的妻子,生育有两儿两女。他们一个在许昌生活,剩下的都在外地工作。

遗憾的是,在“文革”期间,吴珠田在朝鲜获得的几枚纪念章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