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要闻

姚灿章:在朝鲜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记者 黄增瑞 文/图

姚灿章 1931年出生,襄城县城关镇人,1947年入伍,战士。1950年入党,1951年入朝,1954年回国,荣立三等功一次。

7月6日,在市区光明路明泽新苑小区,记者见到年近九旬的姚灿章。他仍然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小平头,说起话来精神抖擞,不失当年在战场上的劲头。

“我是襄城县城关镇文明街人。上中学时,八路军到宝丰县走路过襄城。其严整的军容和严明的纪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姚灿章说,不久,他的一个邻居带着他跑到临颍县繁城镇。当时,繁城刚被解放军解放。1947年11月,他加入了二野九纵二十六旅七十六团,成了一名战士。

因为上过学,姚灿章被分到团政工队搞政治宣传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他还参加了解放洛阳、解放郑州和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追赶国民党部队,他的双脚跑过江西、福建、广西、贵州、云南等10个省。

接着,他们的部队还在四川剿匪一年。

“朝鲜战争爆发初期,美国纠集十几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要扼杀朝鲜人民军,阻止红色势力向南方甚至日本蔓延。‘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一时的胜利面前得意忘形,曾在众多媒体面前夸下海口,预言朝鲜战争会在1950年圣诞节之前结束。”姚灿章说,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几十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经过精心伪装、昼伏夜出,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渗透到美军身边,迅速发起进攻。云山战役(第一战役)初斩冒进之敌,彻底瓦解了美军回家过圣诞节的美梦。

“我们部队1951年入朝,于当年4月底到6月初参加了朝鲜战场的第五次战役,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反击。”姚灿章说,他随部队打的第一仗就是对美军的封锁战。他们的任务是要扼守一条长七八公里的山沟。美军的炮弹打过来,战士们就躲;炮停了,就往前冲。

“看我头顶上的伤疤,就是当年一个弹片擦伤的。”说着,姚灿章用手动了一下前额头,让记者看了一块不大的伤疤。随后,美二师一个团被他们打垮。

“美国兵怕死。我们一走近,他们就跑,那一仗还抓了百余人的俘虏。”抓到俘虏后,部队找到会说英语的翻译给俘虏们上课,讲志愿军的政策。后来,双方在交换俘虏时,美军士兵竟然不想回去。

有一次,战士们突破美军的阵地后,发现美军的军车还没有熄火,但没有人会驾驶,就扔过去几枚手榴弹把汽车炸毁。还有一个晚上,他和战友发现100米远的阵地上忽闪忽闪亮着小灯,还能听见有人在说英语。他们认为是美军,就投了几枚手榴弹。但他们走近一看,发现是一个电台,美军早跑远了。”

“当兵没文化真不中,这里面还闹过笑话,差点儿出人命。” 姚灿章说,有一次,他们把美军打跑后,在美军的仓库里发现不少“小罐头”,就装进挎包里,准备有空打开吃。第二天,有一个翻译官过来,战士们拿出一盒“罐头”送给他。这个翻译官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你们吃没有?吃一个死一个!”原来,这“罐头”竟是燃烧弹,连长立即命令大家把燃烧弹收了起来。

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打响时,姚灿章的部队就部署在上甘岭右侧几公里处。他们守在一个山沟里,阻击美军的坦克、大炮前进,对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战斗,他们叫“五圣山突击战”。

在朝鲜战场上3年多,经历了生死的姚灿章随部队回国,并于1963年转业, 到许昌地区豫剧一团当团长,最后从市妇幼保健院领导岗位上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