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卫
许昌的曹魏古城之所以养眼球,是因一部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它巍峨、宏伟、古朴。但要注一个引号,那就是今人的手笔。政府搞这项民心工程,其实是开启旅游产业的发展,营造千年古城的氛围。此举深得市民拥护。当下,社会各界仿曹、谈曹、借曹风气盛行。一夜之间,曹操被定性为真男人、大英雄。似乎曹丞相从墓冢里杀出卷土重来,再塑一座原汁原味的魏都城堡。
首当其冲的是餐饮行业对那个古老的三国故事的坚信不疑。于是出现了一门心思杜撰的名菜。近日,笔者难得和同龄厨友们聚餐闲聊。席间获悉,有位三脚猫功夫的烹饪大师亲率一群徒儿、徒孙研究曹丞相府邸私房菜。据说硕果累累,固然在某饭店挂牌隆重推出。闻罢,笔者快羞死了。一个厨子不玩色香味形,却玩起了三国文化,简直是哗众取宠,有辱百年正宗豫菜。笔者斗胆讨教:大师手里掌握的史料可信度有几分,广大食客是否喜爱?邻座胖厨反驳道:人家是配合三国文化旅游节,弄一些会意象形菜,目的是让远方异客嗅觉咱魏都饮食文化。添彩!这哪儿搁哪儿?本来豫菜就被折磨得七零八落、貌合神离,类似霍元甲迷蒙拳,来无影去无踪。
笔者干脆也“添砖加瓦”:刘备会烙油馍,张飞会蒸米粉肉,关羽会炸神仙丸子。人们面面相觑。笔者继续火上浇油:司马懿在五女店街口卖过胡辣汤。人们大眼望小眼。
笔者曾发表一篇小说《工农兵饭店》讽刺个别厨师揣摩食客好奇的心理,上演一出“潘金莲小脚”这道菜。但是,潘金莲不配登大雅之堂,有损味蕾。我们做厨子的要讲究美学,尤其尊重菜肴的属性,切勿挂羊头卖狗肉,否则适得其反。
众所周知。我国私房菜有佛跳墙、叫花鸡、狗不理包子、麻婆豆腐、东坡肉、夫妻肺片、宋嫂鱼羹等。以上佳肴经数百年传承,既有来历,又有典故。每道菜均成了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颇受东西南北食客的青睐。
许昌的餐饮部门要和政府步调一致,重点放在烹制好菜品、优化店容店貌环境上,把控自己独特的风格,全身投入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轨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