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盲人贫困户的“光明”生活

刘玉忠在为客人按摩。 记者 张辉 摄

本报讯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常改枝) 9月7日,初秋的上午,微风轻拂,阳光明媚。在鄢陵县南站附近的一家盲人按摩理疗店里,50岁的盲人按摩师刘玉忠正在给顾客按摩。他一会儿按压振腰,一会儿使出拳背击打,手法娴熟。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每一个动作,刘玉忠做起来都有条不紊。

“感谢党和政府免费给我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还给我介绍工作,让我对生活有了盼头。”谈起现在的新生活,已经脱贫的刘玉忠感慨万千。

刘玉忠是鄢陵县望田镇翟刘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先天性弱视。成年后,他不甘心坐在家里吃闲饭,也想自己养活自己,但一直苦于没有一技之长。后来,他在别人的介绍下娶了肢体不便的李喜玲。“她因患有小儿麻痹,落下肢体残疾,平日里只能干些轻活儿。”刘玉忠说,虽然家里有地,但夫妻二人无法耕种,只能依靠年迈的父母帮忙生活。儿子出生后,一家三口栖身于几间旧瓦房内,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几年前,刘玉忠的双眼完全失明了。黑暗的生活给了刘玉忠非常沉重的打击。他整天待在家里,什么也不想干。了解到刘玉忠家的情况,村里将他家列为低保户。

2016年,刘玉忠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除了享受“六改一增”政策外,刘玉忠每月能按时拿到低保和残疾人补助。村里还给李喜玲分配了公益性岗位,负责保洁工作,家里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为了让刘玉忠树立起生活的信心,镇、村干部经常到他家转转,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找他谈心,鼓励他振作起来。

“玉忠,你去学门手艺吧!”2019年5月的一天,翟刘村党支部书记刘俊杰找到刘玉忠。为帮助残疾人脱贫增收,望田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组织一批贫困群众和残疾人参与免费技能培训活动。

看到党和政府对残疾贫困户如此关心,各项政策都向残疾贫困户倾斜,刘玉忠决心抓住机会,学得一技之长。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刘玉忠掌握了按摩的基本手法,被安排到鄢陵县城一家按摩店实习。

“现在,我的按摩技术逐步提高,实习期过后每个月可以挣2000多元的工资。”刘玉忠边给顾客按摩边说,“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看到了脱贫增收的希望,为我的生活增添了光明。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就业扶贫,提升贫困户劳务技能是关键。在望田镇,像刘玉忠一样通过参加技能培训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从2017年开始,望田镇积极申请劳动技能培训班22期,培训专业涉及园林种植、电工、焊工、家政服务、中医保健按摩等,提升贫困户的就业增收能力。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目前,我镇所有符合条件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都实现了就业。”望田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所长杨锋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