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9月21日是第27个世界老年痴呆日,又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容面对,不再回避”。目前,我国存在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一高三低”状况。老年痴呆早期都有哪些征兆,如何预防?9月20日上午,记者采访了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项广宇。
他告诉记者,老年痴呆是导致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或逆转疾病进展的药物,但早发现、早治疗对延缓病情很关键。
“许多人误认为,上了年纪后偶尔忘事是正常现象,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实际上,这可能是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除此之外,性格、脾气、生活能力等发生变化,也要引起注意。”项广宇说。
在老年痴呆早期,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症状;中期,患者完成复杂任务需要旁人帮助,难以辨认物体、家庭成员,夜间活动增加,读写困难,买东西常忘付款等;晚期,患者生活难以自理,很难与人交流,大小便失禁,基本丧失行走、坐、微笑、吞咽等能力,常年卧床不起。简单来说,近期一旦有记忆力障碍,不会计算,并持续一段时间,则考虑可能患了老年痴呆。年龄每增长5岁至10岁,患病概率增长1倍。
患老年痴呆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治疗,就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但很多患者因为对该病不了解,错过了早期发现、干预的时机。项广宇说:“老年痴呆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很多患者长期服药以后病情稳定,不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定期检查身体、科学照护。家中有老年痴呆患者,家人不要斥责他,要对其有包容的心,要保留老人熟悉的居住环境。这样,老人会觉得很安全。另外,需要做好一些安全防护,可以在老人的衣服上挂一个联系卡。
65岁是老年痴呆的高发期,而该病潜伏期为10年至20年。因此,普通人40岁后就应该开始关注老年痴呆,了解并关注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多运动、交流、培养兴趣、扩大朋友圈都助于改善病情。
另外,食用少油、少盐的饭菜,适量补充蔬菜、水果、豆制品、杂粮、鱼类及核桃,少吃油条、膨化食品等对大脑记忆力可能有损害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