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关注

文化“三员”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本报讯 (记者 张莉莉 通讯员 张帆) 我市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建立了基层文化工作管理员、协管员、辅导员分工协作联动机制,把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把基层公共文化的“均等化、标准化”建设与“文化扶贫”和“文化振兴”统筹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员”工作制起源于魏都区推行的社区网格工作制。该制度将全区86 个社区细化成620个责任网格,构建了从社区到网格、到小区、到楼栋、到每家每户的服务管理链条,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在此基础上,魏都区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三员”工作制,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精准化发展。

2019年,市文广旅局以魏都区“三员”工作制为基础,大胆创新,推进村(社区)文化“三员”工作制,不断壮大基层文化力量。

文化管理员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是当地公共文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文化协管员既是村(社区)配备的公共文化专职管理人员,也是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文化辅导员是当地热心公益事业、有文艺才能的文化志愿者。

我市明确了“三员”的工作职责,印发了《许昌市“三员”工作制考评办法》,明确标准,严格管理。截至目前,全市2318个行政村落实了“三员”工作制,普及率达到94.8%。全市累计发展文化管理员2318人、文化协管员2443人、文化辅导员7000余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了“总体工作有计划,活动开展有组织,艺术专业有辅导,群众需求有反馈”的良好局面,壮大了基层文化队伍,走上了繁荣基层公共文化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