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文/图
本报讯 (记者 刘地委 文/图) “我以前觉得照顾患者用心就行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技巧,今天真的学到不少护理知识。”9月23日18时,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开展的以“轮椅转移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为主题的康复沙龙活动结束后,患者李先生的家人说。
9月17日,62岁的脑梗死患者李先生入住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并进行康复治疗。入院时,李先生左侧肢体完全瘫痪,伴有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左肩疼痛等症状,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该中心康复治疗师为其进行坐位平衡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针灸治疗、电动起立床训练及关节松动治疗。经过近一周的训练和治疗,李先生肩部的疼痛感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他可以在床边独立坐稳,并顺利完成床与轮椅之间转移。
该中心主任王永杰说,很多患者中风偏瘫后会失去独立行走的能力,轮椅成了患者实现远距离转移的替代工具。患者正确使用自己残存肢体的功能,可以更好地康复,是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
这是一场特殊的活动。活动开始前,坐在轮椅上的患者由家属推着,聚集在约800平方米的康复大厅内,并相互问候。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协作科室,该中心经常开展此类活动。活动开始后,王永杰为大家讲解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治疗师胡珂通过模拟场景的方式,讲解了中风偏瘫患者床与轮椅之间转移方法、正确使用轮椅的方法,并邀请患者及其家属现场进行演示。
“床与轮椅之间转移方法:陪护将轮椅推至床旁,使患者健侧手边轮椅与床形成30度至45度夹角;患者用健侧手将轮椅的手刹拉好,将双脚放到地上,用健侧上肢、下肢将身体移至轮椅坐垫前半部;患者用健侧手按住床,用健侧足蹬地慢慢站起,然后不完全站立;用健侧下肢向前迈一小步,转身坐到床上……”胡珂通过形象的讲解使患者和其家属理解得更加深刻。
“康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患者出现肢体、言语、认知或心理障碍后,康复的价值在于帮助其‘有尊严地回归’。”王永杰说,该中心每月开展两次或多次康复沙龙活动,就是为了增强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防护意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让患者有尊严地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回归家庭。这就是康复治疗中心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