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许昌

长假将至,出游别忘了健康

主讲专家:许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急诊重症监护室主任马西凡 资料图片

■记者 马晓非

国庆长假即将到来,很多人已经做好了外出旅游的准备。9月27日,许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急诊重症监护室主任马西凡提醒,外出游山玩水、享受假期时,千万别忘了安全和健康。当前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时期,应尽量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游,可正常安排国内旅游。旅游期间要服从旅行目的地的管理。同时,准备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湿巾、口罩等物品。旅游期间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勤洗手,在密闭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处戴口罩。另外,掌握一些急救知识非常有必要。旅途中出现突发情况,可以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

出游之前,准备些急救用品

外出旅游,除了准备衣服和食物之外,为了应对旅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还要带一些可能用到的急救用品。

“究竟带哪些急救用品,要依据身体情况。”马西凡对记者说,如果有老年人和孩子,最好带些急救药品,如复方甘草片、银翘解毒丸、牛黄上清丸、藿香正气水、人丹、防眩晕药、止血药等。创可贴等携带方便,关键时刻能起到大作用。除了护理小伤口之外,创可贴还有其他妙用。比如,鞋子磨脚时在磨脚的部位贴个创可贴,会舒服很多。晕车的人可在坐车前找片生姜,用创可贴贴在肚脐上,对于预防晕车有很好的效果。

“外出旅游前,慢性病患者最好咨询一下医生,选择合适的项目。血压不稳定、心衰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中风征兆、胸部疼痛的患者最好不要外出旅游。”马西凡说,慢性病患者即使能够外出旅游,也要选择短程旅游,带足平常服用的药物并按时服用。携带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可应对慢性病急性发作。

出门在外,学会应对突发情况

晕车、肠胃不适、食物中毒、扭伤等是旅途中常见的突发情况。旅途中万一出现以上突发情况,该如何应对?

“空腹、休息不好、感冒等,容易引起晕车。”马西凡告诉记者,出现晕车症状时,可以适当用力按压合谷穴(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也可以按压太阳穴。呕吐后可以喝些温水,去除口中呕吐物的味道。晕车的人最好不要在车上看报纸、看书或玩手机,以免使症状加重。

外出旅游时,如果吃东西不注意或不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那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最常见的就是腹泻或急性肠胃炎。因此,一定要准备一些抗肠道感染的药。

一旦怀疑自己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进食,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如果已经开始呕吐,要注意呕吐之后及时喝水,以免因缺水导致休克。如果因食物中毒引起腹泻,并伴有面色苍白、出虚汗、手脚冰凉等症状,一定要停止旅游,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导致晕厥。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预防食物中毒,旅途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到正规的餐馆吃饭。

不少人喜欢爬山,但要注意因爬山导致扭伤。马西凡说,不慎扭伤后,应尽快坐下来休息,用冰水或冷水敷患处,以消肿止痛;用干净的绷带或毛巾压在患处,进行加压包扎,然后抬高扭伤的腿,以消除肿胀。有条件的话,最好到当地的医院检查一下是否骨折。扭伤后切忌立即在患处涂抹红花油并揉搓、按摩,以免加重肿胀;不能立即热敷,以免加重出血。

掌握心肺复苏术,有备无患

长途行走、过度疲劳等,很容易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意外情况。出现这些情况时,及时采用心肺复苏术对患者进行抢救至关重要。

“如果患者晕倒、昏厥,要观察其心跳和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可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其名字使其清醒。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和心跳,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及时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术。”马西凡说。

实施心肺复苏术之前,可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稍微放低,采取后仰头姿势。实施心肺复苏术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速度不要过快,最好每分钟100次到120次。做胸外按压15次后,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如此循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出现溺水、触电、气道堵塞等情况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患者还有呼吸或心跳时,不建议实施心肺复苏术。因为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可能导致患者缺氧。”马西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