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铮
8天长假,家里的老人是怎么度过的?是出门旅游、走亲会友?还是在家里“忙活”自己的小爱好?10月9日,记者采访发现,与年轻人享受假日聚会、旅游等活动相比,老人的假期生活显得单调而枯燥。
外边人多,选择“宅”在家里
“这个假期,我妈一直待在家里,我爸小区大门都没出。我说带他们出去转转,两位老人家都强烈反对。”当日上午,在市区七一路一小区里,市民周兵抱怨着。
周兵的母亲李秀珍告诉记者,以前跟儿子提过出去旅游,可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而且一想到假期里各个旅游景点都是人山人海,他们就不愿意去。
“别说出去旅游了,就连平时的户外活动也取消了。”71岁的徐进军老人说,“一到长假,公园、商场都挤满了人。我们年纪大了,受不了吵闹。平时还去公园遛弯儿、晨练,假日期间我也不去了。我老伴儿去了一趟超市,刚到门口就看见买东西的人把超市挤得满满的,就回来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节日期间一些老人嫌外边人多,主动“宅”在家里。还有一些老人反映,现在假日娱乐项目大都迎合年轻人胃口,很少能顾及老人的需求。他们期待市场上能够有一些适合老人的休闲娱乐项目,让他们能够和子女一起享受轻松、愉快的假日。
照顾孙子,被迫“困”在家中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长假宅一族”在都市老人中很普遍。除了李阿姨和徐大爷这样长假里选择“宅”在家里的老人外,还有部分老人被迫“困”在家中。他们纷纷向记者抱怨说,长假打乱了他们正常的生活节奏。
63岁的胡敏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十一长假,他的儿子把女儿带回来,让她和她的老伴儿帮忙照看。她的儿子则忙着和同学朋友聚会、旅游,他们老两口儿成了“全职保姆”。
“我们和年轻人不一样。他们平时工作忙,一放假就聚会、旅游,释放工作压力。而我们老人,平时过得很平静、悠闲,一到长假却特别累,既要照顾小孩儿,又要给家人做饭。”胡敏说,她平时喜欢跳广场舞,自从儿子回来过节后,她已经好几天没去跳舞了。
“都说要我们常回家看看,但工作日哪里抽得出时间?我们只能趁长假带着孩子回家看父母。我们也需要在假日里和同学、朋友聚会或应酬,小孩儿幼儿园也放假了,只能拜托父母照顾了。”市民小尹说。
吹拉弹唱,“宅”出自己的快乐
十一长假期间,70岁的刘水仙虽然“宅”在家里,却没有闲着,吹拉弹唱,“宅”出了自己的快乐。
“我每天都到社区活动室,和姐妹们一起排练。”刘水仙说,排练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儿,气氛十分融洽。
从小就擅长唱歌、跳舞的刘水仙多年来一直坚持歌舞表演,并将这个业余爱好保持了下来。目前,刘水仙加入这个文艺队已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每天只要有时间,她就会通过电脑自学舞蹈,然后再教给文艺队的人。
十一长假期间,刘水仙没有外出,在社区里和这些老邻居“宅”在一起。“我不喜欢旅行,尤其不喜欢在节日期间出游。我感觉在社区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比较开心。”刘水仙表示。
姜永伟大爷说,他也不喜欢外出游玩,除了在社区和老街坊一起唱歌、演奏外,姜大爷最大的乐趣就是钓鱼。他说晚年生活还是宁静一些比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