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咱爸咱妈

结节到底切不切?

体检报告上“结节”两个字,让不少人悬着心:医生说不用处理、定期体检,自己却总担心日后会癌变;医生说可以手术切除,又怕术后发现是良性的白挨一刀。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结节

结节是指一类不同于正常组织的异常成团的身体组织,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结节个头儿有大有小,一般的直径都不超过3厘米;直径小于1厘米时,称为小结节;直径小于0.5厘米时,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说:“长结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果用细致的影像检查的话,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发现一些结节。结节可能藏匿于皮下、肺部、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各部位。它们大多没有症状,有的因为体积小且在体内,患者平时可能看不到也摸不着,直到体检时才发现。以常见的肺结节来说,粗略统计我国可能有1.2亿肺结节患者,其中8000万患者都是小于0.8厘米的小结节。”

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和肺结节是检出率最高、最常见的三类结节。

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区别

结节分良性和恶性,多数是良性的,可与人长期共存,不会对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尤长宣表示:诊疗发现的乳腺结节95%以上都是良性的。

直径小于1厘米的结节,恶变概率非常微小,像常见的因炎症感染、异物入侵形成的结节,多数也不会癌变。

恶性结节会不断变大,积攒越来越多突变基因,“进化”为癌。其实,发现恶性结节也算是件“好事”。因为恶性结节发展成癌可能要经过几年时间,早期发现它,可以给患者治疗留下缓冲期,在发生异变前切除结节,就能大大降低患癌风险。

良性结节:边缘清晰、触感类似嘴唇或鼻尖、可能有痛感、可移动、增长速度较慢。恶性结节: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触感类似额头;不疼不痒(皮肤结节除外);较固定;增长速度快。

发现结节之后,应该怎么处理?

对于良性结节,是否需要干预还没有定论。初次发现结节后,2至3个月要复查一次,如果没有变化,时间可拉长到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

有的结节虽然是良性的,但它可能引起局部疼痛等症状,或是长在特殊部位,可能压迫周围正常组织、造成危害的,要及时干预,在医生诊断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比如,有的肺结节伴随炎症感染,可能引起咳嗽胸闷,需进行对症治疗;有的甲状腺结节会压迫气管和腺体,诱发咳嗽、甲亢或甲减等,需进行切除。

发现恶性结节后,需根据医生建议及时清除。

在处理结节上,不少患者还有误区。有的患者误认为切了结节能防癌,就不顾结节是良性,要求赶紧切掉,这样贸然手术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创伤。还有的患者发现结节后,盲目采取按摩推拿、局部针刺、热疗、服用保健品等方式治疗,结果越按越坏。尽早就医,听取医生建议才是最佳处理方法。 (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