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咱爸咱妈

常吃玉米对控制血糖有好处

玉米是餐桌上常见的一种粗粮,蒸、煮、烤怎么做都好吃。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们常吃的蔬菜进行了排名,排在榜首的就是玉米。

在营养专家眼中,玉米是一种“血糖友好型”食物,每天用它替代部分主食,既能补充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还有助于控制血糖。

玉米里的抗性淀粉可调节血糖平衡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表示,淀粉包括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抗性淀粉,玉米中所含的淀粉60%左右是抗性淀粉。

与前两种易被人体分解吸收的淀粉不同,抗性淀粉在体内不易被消化,具有较低的胰岛素反应,可调节血糖平衡,减少饥饿感,有类似膳食纤维的效果,更适合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人群食用。

升糖指数GI反映了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血糖升高的速度和能力。根据最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馒头的GI为88,大米饭的GI为83,而玉米的GI为55。用来熬粥的玉米面和玉米糁也属于低GI食物,GI值为55。所以,比起精米白面,玉米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吃多了也会导致血糖升高,一天吃1根即可,还要相应减少主食,避免能量摄入超标。一般一根中等大小的鲜玉米(280克左右)能代替中等大小的馒头(160克左右)或半碗米饭(110克左右)。

不同品种的玉米在营养方面有何区别?

黄的、紫的、白的……不同颜色的玉米在营养上有什么不同?

鲜玉米:香甜多汁,维C含量是苹果的4倍,膳食纤维为精米的6倍,促消化、防便秘、控体重。

黄玉米: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有助于降低黄斑病变的概率,保护视力。

白玉米:相对于黄玉米而言,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把它当作主食,饱腹感强,更利于控制体重。

紫玉米:花青素含量丰富,抗氧化能力强,常吃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甜玉米:香甜嫩脆,糖分高,淀粉含量低,维C和矿物质含量丰富且口感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啃玉米时,有时会残留淡黄色的玉米胚芽,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还有微量元素锌、硒以及丰富的维生素E,有助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软化血管等,可谓是玉米的精华。 (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