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每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的设立,旨在呼吁人们关注健康,普及保健知识,但很多市民只有在体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究其原因,除了缺乏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作息规律外,平时也缺乏锻炼。
昨日,记者在公园、广场等场所看到,随处可见晨练者的身影,但晨练大军大多是中老年人。
“除了刮风下雨外,我每天早上都会到广场上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有时打太极拳,有时跳跳舞,有时散散步。”今年63岁的市民王大妈告诉记者,退休之后空余的时间更多,多锻炼对身体很有好处。
“办了一张健身卡,半年以来也就去了一次健身房。”28岁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工作很忙,还经常外出应酬,吃饭时间很不固定,下班回家就想窝在家中看电视、玩电脑。“我还年轻,现在感觉身体蛮好的。”他笑着说。和李先生有一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少,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是随心而为,平时锻炼身体的时间很少,作息时间不规律,虽然经常感觉很累,但是由于年轻,身体还扛得住。
针对中老年人更重视身体保健,年轻人随心而为的现象,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专家李梦阳表示,适度体育锻炼才是最好的保健药,能促进身体、心理健康,但要量力而行。
广场舞比较消耗体力,中老年人锻炼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应尽量避免大幅度的扭颈、转腰等动作。跳舞时穿吸汗的棉质衣服,最好带件外套,以防出汗后受凉。李梦阳建议,市民可以围绕“合理饮食、起居有时、运动适宜”这三个方面进行身体保健。
饮食方面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来选择,如果无法自己判断,最好到医院请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加以判断,分清虚、实、寒、热后进行饮食调整。秋季可以进食一些养肺的食物,如百合、莲藕。起居方面,平日尽量做到作息规律、劳逸适度。晚上最好睡觉前泡泡脚,时间保持在15分钟至20分钟,微微出汗即可。运动方面,要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方式。年轻人体力充沛,可以选择运动量消耗比较大的项目,如登山、打羽毛球、游泳。中老年人应选择相对柔和、消耗量较小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