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咱爸咱妈

天气变冷,老人在澡堂洗浴谨防晕堂

□ 记者 张汉杰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喜欢去澡堂洗澡的市民多了起来。不过,老人去泡澡时需要特别小心。老人的身体素质一般较为虚弱,长时间泡澡,容易导致血管扩张,使脑部的供血量减少,容易发生昏厥。

天气变冷,老人澡堂洗澡险些出意外

前几天,因为下雨的缘故,气温骤降,家住市区五一路附近的王大爷,独自到家附近的澡堂洗浴。“室内很温暖,老人洗着洗着,全身松弛下来。又过了一会儿,老人感到气闷,头昏沉沉的,险些晕倒。”当日碰巧在此处洗澡的赵闯回忆说,当时多亏搓背师傅,及时搀着王大爷出去。王大爷躺在更衣室的床上,缓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

其实,较冷的天气,在浴室里出现晕堂并不少见。2015年11月,江苏一名80多岁的老人在洗澡时猝死。

据当地媒体报道,老人当天下午到浴室洗澡,与朋友聊了一会儿即进入浴池泡澡。下午2时左右,浴室工作人员巡视浴场时发现老人的状态不对劲,随后报警并打了急救电话,但老人终因抢救无效死亡。派出所民警表示,这名老人平时身体状况还不错,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让人惋惜。

老人冷天洗澡,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所谓晕堂,其实是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及以水和电解质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市中医院养生堂专家徐征华表示,由于澡堂内温度高、湿度大、氧气少,人若长时间处于此环境中,容易造成周身血管扩张,血液大量集中到体表,脑部的血液供应量相对减少,从而会产生一过性脑缺血、缺氧,继而头晕眼花、心慌气急等症状,严重者会晕倒。老人尤其容易出现这些症状。

那么,怎样预防晕堂呢?徐征华建议,在洗澡时,老人、体弱者应保持精神轻松,不要有紧迫感。进入浴室后,应适应5—10分钟,再去洗浴。若想在浴池泡澡,那么最好进入浴池前先在温池洗浴,然后再过渡到热池。入水要缓慢,先从下肢开始,循序渐进,切不可一下子把身体全都泡到热水中。洗澡的动作也不要太用力,不可在池中浸泡过久。

心血管病患者冬天最好洗淋浴,不要去公共浴室泡澡。若泡澡,那么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水温也不要过高,应保持在32℃—35℃。病患在家中洗澡时,家人应不时在外呼唤。

洗澡时出现晕堂,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洗澡是日常生活中必须做的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洗澡时也有很多禁忌与注意事项,稍有不慎,很可能洗出一身病。特别是老人,由于重要脏器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变化,在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上,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发生意外。

“如果不慎发生晕堂或发现身边有人洗澡时晕倒,千万不要恐慌,应立刻将其扶到通风处透气并让其躺下。晕堂的人喝一杯热水后,头晕、胸闷的症状就会慢慢缓解。”徐征华说,如果晕堂者情况较重,那么将其平卧,并用衣服等把其腿部垫高。待其症状稍微好转后,把窗户打开通风,用冷毛巾从其颜面擦拭到其脚趾。症状若仍没有缓解,那么要尽快将其送到医院就诊。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不要在过饱、过饥、过度疲劳和紧张时洗澡,血压过高时也不宜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