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地委 文/图
手是人类使用最频繁的部位之一。人们凭借手的灵活运动,创造无数惊喜。然而,在我们周围生活着这样一群人:因各种意外伤或者脑卒中、脑瘫后遗症等丧失了手功能,端杯子、系鞋带都无法自己完成。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多年来不断创新手功能康复治疗技术,最大限度地帮患者恢复手功能。
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康复治疗中心主任王永杰告诉记者,目前,包括手功能康复治疗在内的康复医学已被提升至与临床、保健、预防同等重要的地位。手功能出现障碍后,从组织愈合到功能恢复,从职业训练到重返社会,都需要康复治疗。
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包括手功能恢复训练和肢体代偿训练两部分内容。针刺、推拿、中药熏洗、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训练、运动想象疗法、脑—机接口技术、镜像疗法,在脑损伤造成的手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中枢性偏瘫是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一侧大脑损伤造成对侧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痉挛性上肢偏瘫是严重影响生活的常见后遗症,患者表现为瘫痪上肢屈曲痉挛,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康复工作的重点、难点。
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康复训练模式,既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力,改善手指协调性,又可刺激肢体关节,促进运动感觉恢复,进而使患者进食、洗漱、穿脱衣物等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
运动想象疗法是在没有明显肢体活动的情况下,患者在内心反复模拟和排练活动的过程,在大脑中激活某一特定的区域,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功能的目的。“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王永杰说。
脑—机接口技术是在大脑和假肢等器具之间建立一条直接传输大脑指令的通道,通过提取大脑的神经活动信息,实现脑部信号的计算机解读,从而控制外部设备,实现手部精细化运动功能。
镜像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导致的手功能障碍的一种新兴技术,通过激活运动相关脑区的镜像神经系统,促使大脑皮质产生可塑性改变和功能重组,进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随着康复治疗理念的不断变化,分指板、气动手套、弹力辅助手矫形器、手部外骨骼装置、机器人等辅助器具已经使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的各方各面。我院康复治疗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将不断创新康复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患者康复。”王永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