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峡) 天气转凉且早温温差较大,孩子的穿衣问题很难把握,甚至因此导致家庭矛盾。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许昌儿童医院门诊主任李淑君。
在穿衣问题上,老人和年轻人往往意见不一致。老人觉得自己冷,就给孩子多穿。这种现象很常见。孩子闷出一身汗,吹了风更容易感冒。其实,儿童的基础代谢比成人高,并没有大人特别是老人想的那样怕冷,如同网友调侃的“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李淑君说,入秋后,不少孩子因衣物增减不当而导致感冒。加上季节更迭本就是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近段时间儿科门诊患者明显增多。
带孩子看病的年轻妈妈主张秋冻。对此,许昌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李艳红说,所谓秋冻,就是此时人们不要急于添厚衣,而是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耐寒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小儿是纯阳之体,意思是孩子发育旺盛,生机勃勃。通俗地说,就是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因此不宜穿太多,春捂秋冻有一定的道理。而且,让孩子在秋季稍微“冻”一下,能够提高孩子的耐寒能力,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季。
专家特别提醒,秋冻不适合所有孩子。有的宝宝是寒性体质,消化不好,平时本来就手脚冰凉。有些孩子有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症状。这些孩子很容易受到风寒而生病,不适合秋冻。当户外温度降低到10℃左右,就应该结束秋冻。北方秋天凉得早,昼夜温差更大,以免万一,孩子尽量少秋冻。
平时正确判断孩子冷热,才能科学增减衣物。由于3岁以下孩子的手一般是温凉的,判断孩子冷热,正确的做法是摸孩子的后颈处,那里才是准确的“体温计”。如果那里是温热的,说明孩子不冷也不热。
孩子的运动量大,尤其是秋季,天气舒爽,适合外出活动。孩子平时穿衣应学会“洋葱穿衣法”。依照内层、中层、外层的穿衣法。内层穿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外层穿保暖功能好的衣物,外层穿防风、防水的外套或卫衣等,视场合与温度一层层加上去或脱下来。给孩子增减衣服的时候,这样一层一层地增减,不会因为脱掉外套衣服太少而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