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泮宫大功排” 该排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于泮宫的名字命名的。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大家都称赞于泮宫是“战斗的旗帜,学习的榜样”。
记者 王利辉 张铮 黄增瑞
通讯员 王圆博
1951年华川阻击战中,于泮宫带领全排英勇奋战,激战30多个小时,打退敌人13次进攻,杀伤敌150多人,顽强地守住了阵地,实现了全排杀敌立功的决心。
10月21日,记者走进杨根思部队旅史馆,对于泮宫的故事进行了采访。让我们来认识被授予“一级英雄”的英模人物——于泮宫。
坚守“313”高地
旅史馆讲解员刘加春说,1947年1月,于泮宫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从那时起,他就决心为解放全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前,于泮宫就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多次大小战斗,由于作战勇敢、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多次荣记战功。
1950年,于泮宫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华川地区防御作战。这场战役让我军保持了战争中的主动权,对战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51年5月的一天,敌人以两个营的兵力向志愿军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一排坚守的“313”高地在整个防御阵地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时任一排排长于泮宫,决心在“313”高地打一个漂亮的阻击战。
拂晓,敌人以一个排的兵力向高地冲来。待敌人离我军阵地不到30米时,于泮宫大吼一声:“打!”霎时,各式枪支同时开火,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敌人。阵地前横躺了敌人的第一批尸体,残敌抱头鼠窜。
不久,敌人又发动了第二次进攻,于泮宫带领人员全面阻击。在打退敌人第二次进攻后,于泮宫命战斗组组长潘景文带着新战士姜应义主动出击,奇袭敌人,吓得敌人半天不敢前进一步。
打退敌军13次进攻
利用战斗间隙,于泮宫召开了党员会议,要求大家学习杨根思:人在,阵地在。夜里,于泮宫让战士们轮流休息,自己却时刻注视着山下的敌人。他还多次派战斗小组夜袭敌军,扰得敌人整夜不得安宁。
29日凌晨,敌人再次猛烈炮击“313”高地,一排失去同连部和友军的一切联系。于泮宫的腿也被敌人的流弹击伤,但他依然坚守阵地,英勇战斗。上午8时许,敌人开始了第9次进攻,一排拼死守卫着每一寸土地。敌人进攻屡屡受阻。不久,恼羞成怒的敌人索性停止进攻,只用飞机、大炮向“313”高地狂轰滥炸,企图炸毁一排铸成的“钢铁长城”。但一排在于泮宫的带领下,又顽强地坚守了3个多小时。此时,全排已经伤亡过半,阵地周围均被敌人占领,“313”高地也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于泮宫临危立断,决心带领大家突出重围。
他看准高地附近的一条小山沟,自己在前面打头阵,把手榴弹分给跟在身后的李月中和杨和志。他们顺着这条小山沟直接突围,杀开了一条血路。防御这条小山沟的敌军有一个班。他们面对迅猛冲出的我军猝不及防,被于泮宫射倒2人,其余敌军被我军的手榴弹炸倒。于泮宫率领剩余的15名战士沿着小山沟成功突围。
在这场战役里,于泮宫率一排坚守“313”高地30多个小时,打退敌军13次进攻,毙伤敌军150余人,威震敌胆,成功突围。于泮宫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一级英雄”称号。他所在的排被20军授予“于泮宫大功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