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地委
10月23日,市民周女士致电本报称,其母亲晚上跳广场舞受凉了,但仍坚持去跳,说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周女士想向专家咨询中老年人在秋冬季是否适合运动,需注意些什么?许昌市妇幼保健院中医专家李梦阳表示,最近昼夜温差大,人们在运动时应注意适度、适时。
李梦阳说,中老年人热爱运动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大骨骼强度,改善肥胖、高血压等问题。跳广场舞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运动方式,强度适中,又有一定的社交功能,可以丰富自身的生活。但是,秋季昼夜温差大,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在运动时都要做到适度、适时,避免自身受到损伤。
“秋季随着温度降低,人们的血管收缩,遇到剧烈的温度变化,轻则会诱发感冒,重则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李梦阳表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主要是提倡“坚持运动”的精神,但保护好自己始终是第一位的。
运动医学专家研究发现,早晨进行体育锻炼,心率和血压上升都较下午快,心脏负担较重,易致心肌缺血,增大运动性猝死的风险。每天上午6时至9时为心脏病发作高峰期,因此心脏病患者应避免在此期间运动。
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不适合进行跑步这种耗氧量较大的运动。另外,如果晨雾未散,雾中的酸、碱、苯等有害化学物质,悬浮的尘埃以及附着于其上的病原微生物都会对呼吸道造成损伤。
晚上若在餐前运动,最好在运动1小时后再进食。若在餐后运动,则应考虑进食量及食物种类的影响——进食量大且以蛋白质、脂肪为主,至少间隔2小时;进食量小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最好间隔30分钟至1小时。“临睡前,人体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且体温不能过高,以便大脑皮质进入抑制状态。因此,最好在睡前1小时结束运动。”李梦阳说。
上午9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6时很适合运动。上午9时至10时,空气清新、含氧量高,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达到峰值,可调动身体各器官有效发挥功能。下午4时至6时,绝大多数人体力充盈,灵活性、协调性及适应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