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关注

今年以来,我市开工重点项目189个,累计完成投资89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89.5%

助力“智造”升级,打造“宜居”生活

劳动路(建安大道—天宝路)施工现场

核心提示

深秋的许昌,天高云淡,五彩斑斓。湛蓝的天空下,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重点项目既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和支撑。

今年以来,我市分3批集中开工189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9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89.5%,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其中,既有涉及产业转型、现代服务业的高科技项目,也有涉及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的民生项目。当前距离年终仅剩不足两个月时间,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加紧推进。11月3日、4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 记者 张辉 文/图

实施高科技项目,推动“智造”升级

洁净宽敞的厂房内,数十台机器同时运行,不时有身穿灰色工作服的工人来回巡视,一卷卷白色的环保滤布慢慢出现在机器前方的平台上……11月3日,禹州市富源环保项目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的景象。

禹州市富源环保项目位于禹州市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内,投资3亿元,主要引进德国奥特发公司先进的铺网机和国内高性能分条整经机、剑杆织机、高效平幅水洗机、定型机和激光切割机,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化工、选矿、食品、酿造和水处理等行业。

“一期年产300万平方米工业常温滤布、100万平方米高温滤布和320万个低排高效除尘滤袋的3条生产线已投产;二期计划建设年产机织滤布18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目前已订购设备,年底前可投产。”该项目负责人陈志勇说。

陈志勇介绍,禹州市富源环保项目围绕我市培育壮大环保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环保产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作用,填补了许昌市环保滤布专业生产领域的空白,是禹州环保装备产业链条中的重要配套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税收2400万元,安排130人就业,将有力地推动我市环保装备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对引导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今年我市开工的重点项目中,高科技项目比比皆是。位于长葛市大周产业集聚区的百菲萨电炉不锈钢除尘灰项目从前期考察到动工仅用了220天,创造了对德合作的“长葛速度”。

“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处理11万吨电炉尘灰、年产4万吨氧化锌的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将达4亿元,年利税将达2000万元。”百菲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晓介绍,目前,该项目的办公楼、综合楼独立基础、主钢构框架已完工,车间主钢构框架、仓库筏板基础、辅助用房基础正在紧张施工。

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引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将今年确定为“创新年”。高科技项目不断落地和开工,将有效提升我市创新引领发展的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抓民生项目,温暖百姓生活

许昌市中心医院新院区项目、许昌市忠武路建设项目、长葛市陈寔路小学建设项目……今年以来,我市把民生工程作为发展的落脚点,围绕路网改造、学校建设等城乡居民关注度比较高的领域,扎实推进百城提质建设重点项目。中心城区的170个项目已完工49个、在建103个,完成投资22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2.3%。

“这里正在进行雨水主干管道施工。”11月4日11时30分,虽然已接近中午,但是劳动路与八一路交叉口东南角仍机器轰鸣,两台小型挖土机正在作业。旁边,一台绿色的除尘机不断喷出水雾。腾飞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市政三处处长曾光在现场来回走动,查看施工情况。

出行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我市中心城区主干道,劳动路的改造受到许多人关注。“劳动路(天宝路—永昌路)改造从今年年初开始。目前,永昌路口已经开始铺设碎石,标志着东半幅施工接近尾声。”曾光说,“今年9月,劳动路(建安大道—天宝路)开始改造。目前,雨水主干管道施工已经完成工程量的80%,接下来将进行引水渠的改造。”

曾光介绍,劳动路(建安大道—天宝路)两侧多为居民区,给水、燃气、电力等管道和线路改造工程很复杂,施工面受限,无法实现交叉工序施工。为赶工期,他们实行多个工作面同时作业。

“劳动路(建安大道—天宝路)全长1290米,施工期为330天。目前,我们参与施工的工人有50名左右,每天7时开工,晚上10时收工,确保道路早日通行。”曾光说。

舞活龙头项目,厚植发展根基

11月3日,鄢陵振德健康医疗产业园内,多辆满载医用敷料的卡车缓缓从这里驶出……今年8月以来,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出现。

提起鄢陵,人们大多会想到苗木。然而,前三季度,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9%,居全市10个产业集聚区首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振德健康医疗产业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振德健康医疗产业园占地1500亩,计划总投资60亿元,主要生产医用口罩、手术衣、防护服等医疗用品,新型卫生材料,健康护理用品等。“它是鄢陵县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带动能力最强的工业项目,分三期实施:一期医疗用品市场项目已于今年8月建成并投产;位于东侧的二期智能物流中心和医疗用品灭菌项目已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年产6000万米的流延膜生产线、年产2万立方米医疗用品的灭菌生产线、智能立体仓库系统等,目前生产车间主体已封顶,本月可建成并投用;位于南侧的三期无纺布生产项目投资35亿元,计划年底前开工。”该项目负责人鲁光明说。

该项目发展态势迅猛,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是去年全年的4倍;实现利润20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1倍。整个项目全面建成后,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预计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利税20亿元。

一花引来百花放。振德健康医疗产业园的产品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带动鄢陵的纺织、物流、印刷包装等上下游100余家企业,带动就业2万多人。此外,振德集团投资建设的生物质发电厂,为鄢陵板材加工行业、食品饮品行业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提供热源,带动就业1万多人。如今,该项目及其带动的企业已成为鄢陵经济发展的支柱。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举行3批集中开工活动和2次项目观摩活动,189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9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89.5%,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

未来,我市将树牢“项目为王”意识,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断引进好项目、大项目,厚植发展根基,推动“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