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职场

允许员工“自愿降薪”, 你怎么看?

人力资源从业者提醒:入职前了解、认同企业价值观很有必要

本报讯 (记者 张辉) 最近几天,一则广州某公司要求员工“自愿”降薪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发声,既有对此做法的不理解,也有人明确对此持反对和批判态度。《新京报》《工人日报》等媒体也对此发表了评论文章。那么,这种做法是否违法?对职场人有何启示?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回顾:企业因效益好允许员工“自愿降薪”

“因为公司效益良好,利润有较大增长,所以公司决定,允许员工自愿申请每月降低待遇10%。有意自愿降薪的,请告知自己的上级主管,主管汇总名单,上报公司,并在本年度调薪中体现。”“这一次,我不会拒绝,申请的都会通过,都会降低每月10%待遇。”上周,网上的一则截图引发关注。发布截图的是广州某公司的员工。该员工表示,这是公司对员工进行的服从性、忠诚度测试,类似的测试每年都有。

截图发布后,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自愿降薪,我就这么爱做慈善?”“搞不懂这是什么企业文化,这是在用自黑的方式搞营销、带流量吧。”“能允许员工自愿加薪吗?”

对于此事,11月7日,新京报评论公众号发表文章《自愿降薪测不出员工忠诚度,却尽显了老板扭曲价值观》,称“这样的做法,不是在培养员工,更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打造没有感情和自我意识的机器人。这样的忠诚度测试,测出的也不是由心而发的归属感,而是慑于威压之下的被迫服从”。随后几天,《工人日报》等媒体也针对此事表示了关注。

律师:薪资降低须双方协商一致

在众多评论中,有部分网友认为该企业的做法涉嫌违法。那么,这种让员工选择“自愿降薪”的做法在法律上如何认定呢?

“我认为如果降薪是员工自愿的,且降薪后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就无可厚非。”河南祥煜律师事务所主任田朝辉说,“因此,我们要看这种‘自愿’是否是员工的真实意愿表达,否则就可能涉嫌违法。”

河南世纪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浩淼则认为,薪资降低属于变更劳动合同。按照法律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必须要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才可以,并且原则上要签订书面协议。如果未签订协议,员工在变更后的30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可视为默认降薪的有效性。“自愿降薪相当于邀约,劳动者有权利可不接受这个邀约。如果因此受到差别待遇,劳动者可以提出正常诉求。”

提醒:找工作时应了解企业价值观

许多媒体和网友在对此事的评论中,不约而同提到了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的选择,是员工与企业所秉持的共同观念。企业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特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制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

生活中,人们在找工作时,注重企业性质、薪资、位置等因素的居多,而对于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关注较少。“很多人认为企业价值观很虚,其实它会贯彻到企业执行的方方面面,大到宏观战略、企业方向,小到员工之间的相处。确切地说,企业价值观实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超过10年的刘珂说,“作为员工,除了透彻理解企业价值观外,还要在工作中践行企业价值观。因此,企业的价值观不但关系到工作氛围,也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发展。求职者在决定进入一个公司之前,了解、认同其价值观十分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