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许昌

致力于实现乙肝临床治愈的“珠峰”项目正在许昌市立医院感染科开展

坚持规范化治疗 乙肝患者不必终身服药

■记者 刘地委

说到乙肝,很多人不禁谈“肝”色变。很多人认为,只要患上了乙肝,就要一辈子和疾病相伴。

11月17日,许昌市立医院感染科主任娄海山表示,乙肝——肝硬化——肝癌的“乙肝三部曲”不是必然的。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和一些新药的出现,只要坚持规范化、有力地抗击病毒,部分乙肝患者有望告别终身服药,实现临床治愈。

“虽然身体没有太大的不适,但是每天都胆战心惊的,怕别人知道我是乙肝患者。”近日,一名乙肝患者来到许昌市立医院感染科,找娄海山进行诊治。该患者从2005年查出乙肝后因无明显症状,一直没有治疗,拖延至今。经评估病情后,娄海山采用药物配合针剂为该患者进行治疗,通过14针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娄海山告诉记者,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早期肝癌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旦患者出现胀痛、恶心、低烧、黄疸、周身水肿症状就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乙肝的恶性度高、治疗难度大,被称为“癌中之王”。由于我国乙肝患者数量巨大,新发病例数持续增高,致使乙肝成为病毒性肝炎中的“重头”。

减少乙肝危害,主要有两项措施:一是“防”,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减少乙肝患者数量;二是“治”,通过抗病毒治疗,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并争取使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那么,什么是乙肝临床治愈?娄海山说:“通俗地讲,乙肝临床治愈就是患者通过治疗,清除了乙肝表面抗原,获得了高水平的表面抗体,可以安全停药。”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乙肝病毒转阴;二是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进入这个阶段代表病情又有了好转;第三个阶段就是大家经常讲的“拿金牌”——乙肝表面抗原被清除,实现功能性治愈。

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两大类。经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乙肝表面抗原处于低水平的乙肝患者,联合干扰素治疗有较高的机会获得临床治愈。

为有效降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汇聚中国专家智慧,共攀乙肝治愈高峰,2018年,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了“珠峰”项目,计划自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由全国1000余名临床肝病医生共同参与,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治疗符合条件的慢性乙肝患者,帮助部分患者实现临床治愈。娄海山是“珠峰”项目的参与者之一。

“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1年以上、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低于1500IU/mL、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值低于100IU/mL的乙肝患者,可以申请参加‘珠峰’项目。这类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大约60%可以实现临床治愈。”娄海山说,目前,我市已有不少乙肝患者加入该项目,除了免费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还可以享受抗干扰素用药减免优惠,消除需要终身服药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