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双虎头鞋有些年头了,是我小时候穿的鞋子。每次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我的奶奶。她对我的爱‘藏在’这一针一线里。”
讲述人:李军 记者:张铮
奶奶为我做虎头鞋
在我家的鞋柜里,放着一双虎头鞋,虽然经历岁月的变迁,但这双虎头鞋依旧崭新。它记录着我儿时的光阴,凝聚着奶奶对我的爱。
我的奶奶今年80多岁了,身体还很硬朗,没事的时候喜欢做针线活儿。我听奶奶讲,这双虎头鞋是我刚出生时她连夜赶制的。那时,在我们农村老家,虎头鞋是冬春时节娃娃们的“标配”。虎头鞋寄予着家人对孩子逢凶化吉、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
儿时,我大部分时间是与奶奶一起度过的。那时,我的父母在市区工作,我跟着奶奶在老家生活。直到我该上小学了,父母才把我接走。
奶奶喜欢做针线活儿,乡里乡亲都喜欢找我奶奶做虎头鞋、小孩棉衣。
至今,我脑海里仍经常浮现这样的画面:深夜,奶奶坐在床头,一针一线纳鞋底、做鞋帮、绣鞋头,用各种彩线绣出一个个虎虎生威的虎头。
这双虎头鞋,凝聚着长辈对我的祝福和深深的爱。所以,我把这双鞋细心保存。
奶奶给我的爱无穷无尽
除了虎头鞋外,我小时候穿的衣服、鞋子,也是奶奶给我做的。奶奶给我的爱,都在这一针一线和日常生活里。
记得那年我6岁。一天,我看见奶奶在用大锅烙菜饼,便自告奋勇帮奶奶烧柴。奶奶一步一步地教我,我很快就学会了。
我拿起一堆碎柴,慢慢地推到大锅下的“熊熊大火”里。奶奶说:“你放的柴火太多了,把那些没烧着的柴火拿出来。小心点儿,别烧到手。”
我一不小心,把奶奶给我做的新衣服烧了个洞。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奶奶看了看衣服轻声说:“没有烧到你就好,衣服晚上我给你补补。”
晚上,奶奶坐在灯下,一点一点地给我修补这衣服。第二天早上,我穿上衣服,竟然找不到那个破洞了。
我到市区上学后,奶奶非常关心我的学习,经常问我的成绩怎么样,考了几分,在班里排第几名。
我念三年级时,有次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捉三到五只蜗牛,每天观察它们。可是,我们家属院里蜗牛很少,我捉了好久,还是两手空空。
后来,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奶奶。没想到,奶奶专门来到市区给我送蜗牛。
爱会延续下去
奶奶现在跟着我们一起住。闲来无事,奶奶喜欢给我的孩子做鞋、做衣服,更喜欢做虎头鞋。
奶奶说,虎头鞋看似简单,其实做工非常复杂,一双虎头鞋需要20道工序才能完成。
我劝奶奶不要太忙碌,奶奶说:“老祖宗的手艺不能弄丢了。”如今,妈妈也跟着奶奶学做针线活儿。每次看到她们讨论虎头鞋的制作时,我就感觉很温馨,家里到处洋溢着爱。
奶奶的虎头鞋,一裁一剪倾注着对孩子的涓涓深情,一针一线跳动着纯朴、善良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