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许昌

男子脑干出血10毫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将其从死亡线拉回。患者家属表示:

“医护人员给了家人第二次生命”

朱志恒查看患者恢复情况。

■记者 马晓非 文/图

“来,抓住我的手,用力握。”11月23日,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主治医师朱志恒对患者刘先生说。

“一天比一天恢复得好,这多亏了你们。一路走来,感谢所有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给了家人第二次生命,把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患者家属激动地对朱志恒说。

刘先生今年30多岁。10月2日凌晨,他突然出现头晕、大汗淋漓、意识不清等症状。家人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其送到了许昌市人民医院。经过检查,该院医生为其诊断为脑干出血,出血量为10毫升左右。由于病情危重,患者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脑干出血起病急,病情凶险,是所有脑卒中中病死率最高、预后最差的一种疾病。”朱志恒对记者说,“临床数据显示,脑干出血5到6毫升,死亡率为30%左右;脑干出血10毫升,死亡率为70%以上。”

入院之后,患者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没有自主呼吸,血压非常高。作为刘先生在重症监护室的管床医生,许昌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张定喜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并请朱志恒会诊。

上呼吸机、稳定血压、保持气道通畅……10月2日凌晨2时到4时,许昌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通力协作,争分夺秒地对刘先生进行抢救。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抢救的第一步成功了。

然而,接下来的一周是最危险的时候。入院第一周,患者出现了脑水肿。“脑干出血,患者会经历脑水肿期、肺部感染期。患者出血尚未消除,加上脑水肿,非常容易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朱志恒说。

许昌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24小时严密监护患者,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患者颅内出血增多,减轻脑部水肿,在保持患者呼吸功能的同时,积极控制重症肺炎的进展。朱志恒每天至少到重症监护室查房两次,并随时与张定喜沟通,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许昌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两周后,刘先生病情稳定,转入了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朱志恒成为他的管床医生。又过了两周,刘先生可以坐起来、站立,吞咽功能也恢复正常,转入该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目前的恢复情况,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朱志恒说。

回忆起一个多月以来的就医经历,刘先生及其家属感激不已。他们认为,在最艰难的时候,许昌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给了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带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