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鉴赏·收藏

遵古出新应时变

——向阳钧窑艺术总监李向阳作品印象

李向阳近影

李向阳作品《紫气祥云盘》

李向阳作品《般若樽》

□ 记者 王增阳 文/图

不久前,在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暨第九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上,向阳钧窑艺术总监李向阳的作品《紫气祥云盘》《般若樽》分别荣获第九届“大地奖”金奖、银奖。这对于李向阳来说,既是一种鼓舞,又是一种鞭策。

遵古出新,应时而变。在经历了2020年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后,李向阳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钧瓷艺术走进更广大的消费者群体。这个在钧瓷行业摸索多年的创作者,即使依靠传统柴烧钧瓷已经闯出一片天地,还在不断自我革新,打造更多精品之作。初冬时节,在位于禹州市鸿畅镇的向阳钧窑展厅中,李向阳对记者讲述了他的所思所想。

在钧瓷界,李向阳的作品广受认可。以传统柴烧钧瓷为主,李向阳的作品大多是传统器型,手拉坯成型使作品显得厚重大气。最让人难忘的是这些作品的釉色。李向阳为钧釉的流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钧釉在窑炉中自由展现,呈现出五彩交融、自然天成的窑变之美。

对于艺术家来说,找到自己的艺术领域,继而创作出带有鲜明个人标签的作品,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长期以来,李向阳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钧瓷界,《连年有余》《跃马樽》等带有鲜明浮雕风格的作品,以及可直接放在1500W电磁炉上长时间沸煮的钧瓷煮茶壶,成为李向阳的标志性作品。此外,他的柴烧手拉坯作品同样享誉钧瓷界。

获奖作品《紫气祥云盘》厚重精巧、技艺精湛、寓意深刻,充分展现了李向阳擅长的钧瓷浮雕工艺。昔日老子出关,关令尹喜见紫气祥云自东而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气祥云是吉祥之兆。李向阳创作此盘,周饰祥云纹,中心乾圆,呈现紫色,并有悬露水滴釉所形成的水纹,有紫气降甘露的祥瑞寓意。

“这类作品成型难、雕刻难、烧成难,尤其是雕刻时弄不好素坯就会开裂或破损,不仅白费力气,还增加了成本。”李向阳的钧瓷手工雕刻作品刀法细腻、栩栩如生,实现了雕刻图案与柴烧钧瓷的完美结合。

善于思考的李向阳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吸收不同艺术门类的技艺。“我想干自己喜欢的事,做遵从自己内心想法的东西。钧瓷一直以自然窑变为艺术特色。我创建自己的窑口,就是想做有独特窑变的钧瓷,为钧瓷艺术增加一点儿东西。”李向阳说。

不仅醉心于钧瓷创作,李向阳还时刻关注钧瓷艺术的发展。这些年,他不断外出学习、交流,思考钧瓷艺术的未来之路。“钧瓷艺术前景广阔,是钧瓷界的共识。如今,钧瓷行业发展面临很大的竞争。如何展现钧瓷的艺术特色,让更多人认识钧瓷、欣赏钧瓷、爱上钧瓷?不能只靠窑口单打独斗、各自为战,需要更多人参与钧瓷艺术的推广和传播,集中力量、共同努力,让钧瓷这个品牌更加闪亮。这可以让每一个钧瓷人都受益。”李向阳说。

在李向阳看来,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钧瓷人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要有一批钧瓷创作者不断维护钧瓷品牌,推动钧瓷向更高的艺术层次发展,而不应该恶性竞争、打价格战。钧瓷作品应该有不同的价格区间,一定要有带动、引领的大师和窑口。”李向阳说,他会坚持自己的道路,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不断提升钧瓷的品牌形象。

如今,李向阳在不断思考以传统钧瓷烧制技艺为切入点,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取向,满足更广大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推动钧瓷艺术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推广。在学习和思索中,李向阳不断提升自己的钧瓷创作技艺,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探索钧瓷艺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