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吕正子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17年以来,我市开启了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通过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教育改革创新和“1+1+6”教育综合改革,我市着力下好教育优先发展“先手棋”。教师“县管校聘”为我市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使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实现了整个区域的人才流动和优胜劣汰。
那么,我市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目前的推进状况如何?12月1日,由市委改革办牵头,我市多家媒体记者进行了集中采访。
教师管理的创新
“我市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的目的,是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优化教师队伍。”当日,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李阿喜说,所谓“县管校聘”,就是县(市、区)对所有公办财政供养在职教职工统筹管理、统筹使用,各学校自行组织教师聘任。改革前,教师的编制在学校,是“学校人”;改革后,教师的编制到了县(市、区),是“系统人”——实现了整个区域的人才流动和优胜劣汰。
“县管校聘”改革的推进,可以让教师流动起来,让区域内教师资源更加均衡,为打造更加公平的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同时,破除在个别教师身上存在的懒、散、躲等情况,把教师队伍中兢兢业业、钻研上进的正气树起来,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机制和作风上的强大支撑。
“2014年,教育部就提出要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201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在全国设立了50多个改革试验区,开展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李阿喜介绍,2018年11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许昌市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包括教师“县管校聘”在内的“一揽子”改革,加快全市教育事业发展。
改革启动,试点先行
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是一项系统工作,市委、市政府予以坚决支持,编制、人社等部门积极配合。市教育局抢抓时机,加快步伐,理顺教师队伍管理的体制机制,推动我市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市研究确定襄城县为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县。2019年,襄城县教体局本着“教师编制、岗位县级总量控制,教育部门自主调配使用”的原则,在该县公办高中、初中、小学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
从2019年8月改革启动开始,到2019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完成改革,该县144所公办中小学的5880名教师参与“校聘”。通过改革,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偏远学校支教41人,跨校竞聘上岗368人,组织调剂上岗25人。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进一步优化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资源配置,激发了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激情。
全面铺开,盘活、优化资源
在襄城县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我市教育部门今年将此项改革在全市推行。
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和市人社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市直学校“县管校聘”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市直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教育部门对教职工编制总量、岗位总量进行统一调配使用,切实解决“县管”问题。
今年8月26日,市直学校“县管校聘”改革动员会召开后,市直各学校相继召开改革动员会,并推出改革方案,开展教师竞聘等工作。截至当月底,市直各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全面完成。
全市1009所公办学校、3.8万名教职工参与了“校聘”,其中跨校竞聘上岗1071人,由县(市、区)教体局统一调剂上岗241人。
“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对学校和教师可谓‘双赢’!”李阿喜表示,一方面,改革盘活、优化了现有师资资源,引入校内竞争机制,进一步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和潜力;另一方面,学校用人自主权进一步加强,提高了学校岗位利用率,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让合适的岗位成就优秀的人,内部管理更高效、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