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健康许昌

用爱让“折翼天使”展翅翱翔

记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

王春锋在多感官训练室为患儿治疗。

■ 记者 刘地委 文/图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有些天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小心折断了翅膀,不能像同龄的孩子一样玩耍,和别人交流。这些孩子被称为“折翼天使”。在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爱心为患儿插上隐形的“翅膀”,呵护每一个患儿的梦想。他们就是儿童康复科的医务人员。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折翼天使’只是暂时‘折翼’。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带领患儿沿着正常的生长发育‘轨道’成长,不让其输在起跑线上,让其最终能展翅翱翔。”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主任王春锋说。

重新为“折翼天使”插上“翅膀”

12月3日,记者来到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时,王春锋及该科医护人员正在给患儿做康复训练。做康复训练的患儿有的是早产儿,有的身体发育迟缓,有的智力发育落后,有的患孤独症。航航(化名)便是其中一个。

今年2岁3个月的航航刚入院时,除了会叫爸爸、妈妈外,不会说其他词语。他不爱看别人的脸,爱看手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躺在地上或用头碰地。航航被诊断为语言能力落后,患有孤独症。

王春锋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

每天,治疗师从航航的兴趣入手,引导他树立规则意识,懂得与他人配合,并教会他的家长发现问题后如何进行处理。

经过近4个月的个性化康复训练、结构化教学、音乐教学等,航航的认知能力提高,上课时可以安静地听讲,眼睛能较长时间注视,问题行为减少。下一步,航航将学习小组课,以便更好地融入集体、社会。

像航航这样特殊的孩子,在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还有很多。不少外地的家长带着孩子慕名来到许昌。不会站立的孩子,在父母的搀扶下能慢慢地走路了;不会说话的孩子,会张口喊妈妈了……在该科医务人员的关心、呵护和帮助下,这些“折翼天使”重新“启航”。

系统化治疗铺就康复之路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是我市成立较早的康复治疗机构。多年来,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科打造了一支由副主任医师、医师、康复师组成的正规、专业的康复治疗队伍。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搬入新院区后,儿童康复科康复病区的面积达1876平方米,各种儿童康复器材齐全,有早期干预室、作业治疗室、运动功能训练室、多感官训练室、言语训练室等。

该科采取推拿、功能训练、理疗、水疗、蜡疗、针灸、感觉统合训练、多感官训练、结构化教育、言语训练等行之有效、疗效确切的综合性康复训练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患儿的康复率,为众多家庭送去温暖和希望。

儿童康复科成为许昌市妇幼保健院的品牌科室。该科是许昌市残疾人康复定点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联盟单位。该科在小儿智力低下、小儿脑瘫、孤独症、语言能力发展迟缓、运动能力发展迟缓、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治疗方法与省级医院同步,可让家长、患儿免去奔波之苦。

预防残疾从早期干预做起

“孩子并不是成人的简单缩影,除了疾病造成的功能障碍外,还包括发育迟缓导致的语言、认知、社交、社会适应、运动落后。康复评估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出生时早产、体重低、缺氧、感染、黄疸等是导致患病的高危因素。综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通过详细的评估,可以发现孩子现存的功能障碍,也可以评价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王春锋说。

2至4岁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迅速、最敏感的时期。电子产品使用过多、家长与孩子交流少,以及听力功能、口腔功能、智力与认知障碍都会导致孩子说话少、口齿不清等。如果在疾病早期进行康复介入,如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儿,给予多方面刺激(包括声音、光线、语言、运动、游戏等)、训练;针对运动能力落后的孩子,结合其发育特点进行运动训练;针对语言能力落后的孩子,进行言语、认知训练等,可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预防和减轻残疾。

患儿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疗程长、费用高,家长的心理负担重,甚至绝望。王春锋及该科医护人员会及时鼓励家长。

为切实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的患儿,该科医护人员会积极帮其申请许昌市残联0至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补助。

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王春锋说,看着越来越多的孩子陆续出院,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学习,作为儿童康复科的工作人员,她感到特别欣慰。

重新为“折翼天使”插上追梦的“翅膀”,靠的是爱与坚持。该科医护人员将为患儿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他们快乐地康复、健康地成长。“孩子的发展空间很大,未来很长,只要我们努力,给孩子打好基础,他们一定有更好的未来。”王春锋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