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许都闲情

伴我成长的书

苏红保存的书 图片由讲述人苏红提供

“我家放了一套《近代八十年》。30多年过去了,这套书仍然放在我的书架上。这套书让我爱上了历史,并使其成为我的职业。”

讲述人:苏红 记者:张铮

老师送我一套书

30年前,我在市区一所小学上四年级。每到课间,我都会躲在小小的楼梯间里,避开喧哗,拿着从同学那里借来的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我家的条件不太好。妈妈在老家务农,全家靠爸爸微薄的工资艰难度日。我喜欢看书,但家里没钱买书,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是借同学的书看。

有一天课间,我又躲在楼梯间里看书,刚好被语文老师王老师看到。“看的什么书呀?”王老师亲切地问我。我低着头小声说道:“借同学的小人儿书。”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很多老师不提倡学生看与学习无关的课外书。当时我想:这下完了,老师肯定要批评我,说不定还会把书收走。

没想到,王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还鼓励我多读书。那天放学,王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一套《近代八十年》递给我。“送给你,既然喜欢读书,那么就要多读好书!”至今,王老师说过的这句话还不时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爱上历史学科

回家后,我急忙把书打开。这套书有四本,讲述的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书中用一个个历史故事,展开了一幅中国人民从屈辱走向探索、从探索走向复兴的历史画卷。

也就是这套书让我爱上了历史学科。上初中后,我开始系统地学习历史。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让我着迷。

上大学时,我选择了历史系。回想我的历史学习生涯,有没有过痛苦的死记硬背的经历呢?说没有,那是自欺欺人。但岁月拂去暗尘,对历史学习的美好经历一一浮现于脑海,让我不禁会心微笑。

我认为学习历史能够带给人希望与力量。我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午后细细地梳理教材,在一张旧挂历的背面,整理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大事年表。

我喜欢在一堆略微发黄的馆藏书旁抚卷沉思,想象秦始皇一袭黑衣,何其“酷”也;想象诸葛亮“羽扇纶巾”,何其飘逸潇洒也。

我用稚嫩的目光从历史大门的门缝中窥视,心中有化不开的英雄情结。

书伴我一路向前

大学毕业后,我到中学当了一名历史老师。18年前,我走入工作单位的第一天,除了高兴外,更多的是感恩。是王老师带我走上了这三尺讲台,让我成了他的“模样”。

十几年前,王老师从没惩罚过我们,甚至连一次严肃的训话都不曾有。除了上课严肃之外,他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大家非常尊敬他、佩服他,把老师的夸奖和欣赏当成无上光荣的事情。

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我看来,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遇到一位好老师是非常幸运的。有时候,一位好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胜过父母和任何朋友。我很幸运,因为我碰到了这样的好老师。

培根说:“读书可以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长见识。”莎士比亚亦云:“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而我认为,书籍伴我一路前行,并且为我规划了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