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冬季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达57%,男性为39%。专家表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环境的变化,眩晕发病率不断上升。眩晕症发作时会感到天旋地转,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很多疾病都能引起眩晕,分清哪种“晕”才能对症治疗。
“眩晕通常是脑血管病的第一信号。”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尤书德介绍,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造成的椎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属于前庭中枢性眩晕,发作持续时间长,感觉天旋地转,不敢动,有时伴有恶心、呕吐、面部麻木等。无伴发神经症状或体征者危险性更大,早期识别非常重要。
尤书德曾接诊过一名65岁的脑血栓患者。该患者患有高血压,眩晕发作时就吃点儿药,不晕时就不管了。等他眩晕加重就医时,脑部血管堵塞已经很严重了。尤书德说,眩晕有时是脑血栓的前兆。脑血栓患者通常先出现眩晕症状,然后手脚行动不便。有的患者会出现昏迷、意识障碍或肢瘫。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阵发性指反复发作,位置性指体位改变的时候才会发生。典型表现是体位改变后数秒出现眩晕(外界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漂浮感、晃动感、倾倒),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眩晕感减轻,但体位变化后眩晕还会反复发作。耳石症要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梅尼埃病是特发性内耳病,已证实病理表现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多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耳鸣等。尤书德说,梅尼埃病导致的眩晕发作时有晕船的感觉,患者会感到周围景物旋转,闭眼则会感觉自身旋转,属于周围性眩晕,还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多汗等症状。而脑血管病导致的眩晕更多的感觉是不敢动、走路平衡性差,很少伴有耳鸣。
颈源性眩晕通常伴有脖子僵硬、疼痛、不灵活等。在排除脑血管病后,患者可通过核磁共振、颈部X光片或者血管造影等诊断是否是颈源性眩晕。对于椎动脉狭窄患者,轻微的可服用活血或者扩血管药物,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