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

许昌东街武术,“登陆”央视纪录片

马建(前排中)等拳师和马建弟子(后排)的合影 资料图片

本报讯 (记者 牛志勇) 12月24日晚,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藏着的武林》第四集《困·面壁突破》,其中一段讲述的是许昌东街武术传承和发展的故事。

许昌东街武术始于19世纪末,集合了查拳、武子梅花拳、红拳等优秀拳法。“东街”是很多许昌人口语化的称呼,通常指以东大街、聚奎街、引龙街、文昌街、兴隆街、东城墙街等街道构成的回族聚集地,也是许昌东街武术的主要发展分布区域。2019年,许昌东街武术入选许昌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在《困·面壁图破》中,有一段镜头讲述了许昌东街武术传人马建父子远赴重庆,找到了一条民间武术传承破局之路的故事。在节目中,马建展示了查拳,还讲述了近年来自己为传承传统武术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思考。

据了解,《藏着的武林》由CCTV9频道摄制组团队历时3年拍摄而成,行程数万公里,寻访了上百名传统武术拳师,冷静、理性、科学地解读中国传统武术的历史源流和真实面目,为观众解密一个藏于民间却鲜为外人所知的中国传统武术世界。该纪录片播出以后,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我们传统武术人,自己要先有饭吃。”马建认为,只有先把温饱问题解决了,传统武术人才能更好地传承武术。如今,马建的儿子马钊担任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正在努力通过传授传统武术,让孩子们有机会进入更高的专业学院深造。马建的弟子陈振勇已是成都体育学院的一名教授。在马建看来,传统武术需要更高学历的人参与并发扬光大,传统武术也只有走职业化道路,不断提高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和武学修为,才能打破目前的传承困境。

12月25日,记者从许昌市武术协会了解到,如今,许昌市流行拳种比较丰富,共计有太极拳、查拳、武子梅花拳、形意拳、心意拳、八卦掌、南拳、八极拳、象形拳等19个拳种,拳术器械套路197种。但在上述拳种中,以习练太极拳、查拳、武子梅花拳者居多。

12月18日,第五批许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马书斌、马建、郭绍辉、马建明、陈振勇、许辉入选《许昌东街武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如今,《许昌东街武术拳械精要》一书已经进入校对阶段,预计春节前后正式交稿。”马建说,如今,他们仍然在努力弘扬和光大许昌传统武术。他相信,在弘扬传统武术的道路上尽管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道阻且长,行则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