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咱爸咱妈

“告别”冷清和苦闷

独居老人的“社区生活”

□ 记者 张铮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在许昌,不少社区的独居老年业主占比也在增加,他们之中子女多不在身边。那么,独居老人如何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12月25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老人在社区“告别”冷清和苦闷,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

吃饭、娱乐不用出社区

当日上午,79岁的刘德生来到建安社区托老站,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在这儿和老友们说说话、打打牌,心情特别舒畅!”刘德生说,社区托老站的按摩椅坐着特别舒服,在别的地方按摩一次要十几元钱,但在社区托老站是免费的。

“对我们老人来说,吃饭是个大问题,因为体力有限,老年人做饭很费精力。现在,我的一日三餐都在这里解决,从家里走过来只要几分钟。”刘德生说,社区托老站还提供比市场价格低的一日三餐,菜品搭配更符合老年人的口味。

在该社区托老站,老人们可以下棋、打牌、剪纸、写字、作画。此外,社区托老站设置了康复训练室、午休室,方便老人进行锻炼和午休。

“社区托老站要加强宣传,让更多老人接受这种养老方式。但最重要的是,社区托老站得有人管理,比如组织大家学习养生知识、手工艺品制作等。”73岁的市民张桂梅说,虽然老年人的娱乐项目没有年轻人多,但老年人愿意尝试新的活动项目。

网格员“照料”独居老人

有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在生活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不会使用手机、心情低落、不方便下楼等。如果不及时帮助他们,就有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对此,社区网格员的走访制度,就起到了照顾独居老人的作用。比如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对辖区的空巢老人进行了统计,并实行网格员分包制度,使每位老人都有对应的网格员。网格员要尽量做到每天都见到老人,并询问老人是否有需求。

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针对辖区的空巢老人实行网格员走访制度,帮助老人做他们做不了的事情。不久前出现了阴雨天,有几位空巢老人因为腿脚不便无法出门。大同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改清和社区志愿者一起,买来蔬菜、水果和馒头送到老人家中,避免老人出门滑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衣食住行并不是他们现阶段养老的难题,精神上的愉悦才是他们所关心的养老服务重点。

一部热线为老人解决问题

许昌市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整合社会各养老机构、街道(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家政公司、医院、律师事务所等社会服务资源,形成覆盖许昌市区的服务网络,为老人提供紧急救助、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安全、便捷的服务。

12349居家养老服务热线电话,就是为了解决老年人所面临的任何问题而开通的。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只需拿出“电子保姆”手机轻点SOS按键,终端系统就会自动显示老人的基本信息。根据老人信息,话务员会通知老人登记的联系人,并连接医院进行救援。

此外,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整合了各类服务资源,可为老人提供餐饮外卖、医疗保健、家政保洁、陪伴出行等多种人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