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心梗患病率也有所增加,特别是在降温幅度大的日子里,冠心病患者和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尤其要多加注意。
关于心梗,我们知道得太少,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心梗的定义,心梗即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其病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即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在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进而造成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如何远离“死亡威胁”
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休息,不熬夜,不暴饮暴食,戒烟,适量饮酒,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已有心脏病的患者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第二,就是要注重健康,规律体检。及时体检,多了解关心自己的身体也是关键,当身体出现不适,如出现与活动相关的胸闷胸痛、憋气乏力、心慌心悸、牙疼、下颌部疼痛不适以及左肩左上肢背部疼痛,或者黑蒙、一过性意识障碍、晕厥先兆等症状均需及时就诊,明确心脏状态。加强自我管理,科学锻炼、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不仅可以远离心梗,还可以赢得一个健康的身体。此外,人的情绪也很重要,保持心情愉悦,即便遇到紧急的事情,情绪也不要过于激动。
当心梗发生时,要怎么办?
发病120分钟内是心肌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发病后60分钟内血管开通最佳。要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治疗,就不能忽视心梗发作前的蛛丝马迹。其实,心梗患者在发病前或多或少都有过心绞痛症状,当时不留意,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最后演变为心梗。尤其是50岁以上、高血压及有吸烟史的男性朋友,要特别警惕心梗找上门。一旦出现胸痛、胸闷,尤其在劳累、运动后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掌上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