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峰塔

□ 张辉祥

心中放置一个书架,给书留个位子

交新房了,开发商让我去拿钥匙。看到“回家,把心安下”的横幅,那一刻对高房价的调侃化作几许煽情的感动。新房的钥匙在手,可心却不能安下,除了心奋,还有几丝纠结。我们这代人,哪个家中没有几件“传世”的家具,对其割舍是件难以下手的事。

好友建议,旧书架不用留。我说:“它是我的情感!”好友立刻反驳:“多年前的旧书架,只有你重新用书把它填塞得满满当当才有情感。”是啊!没有书的书架就是一堆破烂,但从中或多或少总可以“回收”一些故事吧!

童年,我的求知欲很旺,因而拥有一个书架成为儿时最想得到的节日礼物。无奈家里清贫,心中那种带写字台的书架一直没有奢望到。工作后,单身不贵族,时常在外出差,从一个“窝”漂泊到另一个“窝”,居无定所。那时,空闲读书是我最好的娱乐方式。书少时,随便往行囊里一放了事。大概行了“万里路”,书逐渐多起来,窗台、案头、床柜,到处都是散乱的书籍,真是书斋还未奋斗到,书却先成“灾”了。于是,书架的念头再次划过心头。

某日,单位搞基建,一些用不上的木材堆了一大堆。我突然心血来潮,选了几块扎实的木料,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书架。画线、锯料、凿眼、刨光、锤钉,叮叮当当一通折腾,不亦乐乎。外行人干木匠活,书架做成啥样可想而知,面不平、条不直、泽无光,好在总体的感觉还是有的。

圆梦的书架虽然简陋,却为我的单身宿舍平添了几许雅韵。书架一格,丛书一列,整整齐齐,随时接受挑选阅览。每当走到书架前,拎出一本想读的书籍,坐在明窗前或柔和的台灯下,或默念,或吟诵,或会心微笑,或掩卷沉思,那份宁静与愉悦,真是令人的狂欢。

搬进单位集资房,总算把婚结了。户型小,书房是梦想,只好把书架保留下来,偏安阳台一隅。这时,书架已经维修加固,四条腿变成了六条腿。尽管如此,书架也难于承受之重,终于有了换掉的想法。可我连续跑了几趟家具店,书架不是太大,就是不实用,于是凑合着旧的用用。这一拖,就是几年,直到如今换新房。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书去架空的旧书架,就是一堆木料,虽然犹豫了很久,但还是虔诚地鞠个躬。为了装修,参观朋友的书房,看到价值不菲的楠木书柜里摆放着寥寥几本书,心有疑惑。朋友笑释,“书柜无书书太贵”。其实,书柜、书架虽有贵贱之分,但它只是一种藏书的物具,关键是自己心中要放置一个书架,给书留个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