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许昌往事

许庄社区旧事(三)

桑树许村预制板名扬许昌

工作人员正在装卸水泥预制板。 资料图片

水泥预制板厂 资料图片

□ 记者 黄增瑞 孙江锋

时代在进步,世事在变迁。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建筑的搭建大多使用的是水泥预制板,桑树许村聪明能干的群众依靠生产水泥预制板发家。鼎盛时期,该村有50多个水泥预制板厂,并且带动了运输、建筑等行业的兴起。

紧抓发展机遇,村民合办水泥预制板厂

“这些水泥预制板都是我们村生产的!以前,许昌市建设楼房所用的水泥预制板大多产自我们村。”4月19日,记者再次来到许庄社区,该社区干部许铁成指着从老房屋上拆下的水泥预制板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楼房建设告别了大梁、檩条,水泥预制板成为主要建筑材料。

许铁成回忆,1992年,许连营、许国安等人看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机遇,合伙在该村创办了第一家水泥预制板厂。该水泥预制板厂占地约十亩,设备简易,根据生产量,用人多少不等。

“生产水泥预制板的主要原料有钢筋、水泥、沙子和石子,制作工艺比较简单。”许铁成说,制作空心预制板时,要在模型中留出空心位置,并布上扎好钢筋。将调制好的水泥倒进空心模型中,抹平水泥预制板表面,等水泥干燥后再将模型拆卸掉,一块水泥预制板就做好了。

“因为是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水泥预制板。”许铁成说,当年,水泥预制板在建筑上的用处有很多,如公路旁边水沟上盖的水泥板、房顶隔热层的水泥板等。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水泥预制板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为保证水泥预制板的质量,原许昌县质量监督站对该村水泥预制板生产厂家进行监管。因此,该村的水泥预制板有了生产标准,质量上绝对有保证。

预制板行业兴起,桑树许成城东首富村

该村村民看到水泥预制板生产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后纷纷效仿,311国道两侧陆续建起了50余家水泥预制板厂。该村生产的各种型号的水泥预制板销往安徽亳州,周口太康,鹿邑、尉氏等地,并迅速占领豫东大部分市场。

20世纪90年代,许昌市共有70多个建筑公司,仅桑树许村的建筑公司就占38个。

那时候,在桑树许村可以看到,一家家水泥预制板厂忙碌不停,有的在卸车上的沙子、石子、水泥,有的在搅拌混凝土往模具里灌浆……到处可以听到机器轰鸣的声音,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

“我们村预制板行业的兴起带动了运输、销售等行业。”许铁成说,在水泥预制板生产销售旺季,该村有后八轮货车100多辆,主要从禹州市运输沙子、水泥和钢筋;有四轮拖拉机150多辆,主要往许昌和豫东市场运输生产好的水泥预制板。

“当时在豫东各地只要提到桑树许,很多人都知道是许昌生产水泥预制板的地方。”该社区党支部书记许丙安说,2008年之前,许昌市十二中的教学楼,市聋哑学校的教学楼,开源市场、豫园美食城等建筑,用的水泥预制板都产自桑树许村。生产效益好的时候,禹州市两个水泥厂为桑树许村供应水泥。连平顶山、汝州、登封等水泥厂的人都到该村销售水泥。

“一个水泥预制板厂一年挣一20万元不成问题,多的可能近百万元。”许铁成说,当时,桑树许村一度成为原许昌县邓庄乡第一纳税村,也是许昌城东的首富村。

没有了市场,水泥预制板厂逐步关门歇业

“由于水泥预制板使用方便、价格适中,能够有效节省建房时间,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许铁成说,在水泥预制板销售旺季,购买方需要提前交纳定金。这种红火的景象在桑树许村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水泥预制板是由水泥浇筑凝固而成,生产场地灰沙满天。”许铁成说,2010年前后,尤其是在环保的重压之下,该村的水泥预制板厂被纳入小散乱污治理范围。为了大环境,该村的水泥预制板厂逐步关门歇业或改行。

“如今房屋建筑改为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质量进一步提高,水泥预制板厂没有了市场,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许铁成说,这些年,该村的水泥预制板厂已不复存在,但一些居民还在从事与建筑有关的行业,比如建筑机械的租赁等,也算是延续了曾经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