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诗》是汉末三国时期文学家应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叙述了曹丕兄弟斗鸡取乐的热烈场面,真实地记录了曹氏兄弟当时空虚无聊,整日斗鸡的闲逸生活。全诗层次井然,语言质朴精当;叙述平允得当,虽为奉和应制之作,却不阿谀过誉。
全诗可以分为四层,作者依照顺序,次第写了斗鸡的全过程。
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因何斗鸡。心情不好闷闷不乐,于是,曹丕、曹植兄弟俩来到斗鸡场,并命车驾赶快去迎接亲朋宾客,同玩共乐。在那个时代,一般人家是不会有什么车驾的。能够“命驾迎众宾”的,显然不是寻常百姓,当属豪富之族。这就点明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富豪子弟。之所以心情不好,是因为整日价声色犬马,好看的玩艺儿都看遍了,丝竹管弦也都听厌了,没有什么好玩乐的了,唯有斗鸡、且竟至终日,才能唤起一些刺激。寥寥数语,道出了纨绔子弟生活的奢靡和无聊空虚。
中间十句为第二层,写斗鸡的场面。从两鸡准备相斗,到战幕拉开,到搏斗进入高潮,到相持不下,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将斗鸡的气氛叙写得紧张且又逼真。这种气氛,正是此戏博取人们欢心,喜爱的原因。而且,从早斗到晚,还不分胜负。这鸡的耐力、素质是相当可观的,从中足可看出在鸡的饲养上下了何等的功夫。最后,一鸡终以刚健、矫捷的身手压倒群雄,称霸于斗鸡场,斗鸡之戏就此结束。
“四坐”两句为第三层。在座的人高兴地称赞不已,主客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快乐。“怀悦欣”承开头的“怀不乐”,前后情绪上的巨大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末尾二句为第四层,是对斗鸡之戏的小结,说明了斗鸡之所以流行的原因。
全诗首尾呼应,精彩处则在斗鸡过程,从迎战到战斗,张翅舞爪,羽毛纷飞,斗得从晨到昏,从难分难解到胜负定局。层次井然,语言质朴精当。该诗除了生动形象的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之外,并无什么深刻的社会意义,只是客观的上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统治阶级奢侈生活。